袁世凯等六人会奏首先陈述了为何等不及在十年三科内渐废科举的理由∶“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以分其砥砺实修之志。民间更相率观望,私立学堂者绝少,又断非公家财力所能普及,学堂决无大兴之望。就目前而论,纵使科举立停,学堂遍设,亦必须十数年后,人才始盛。如再迟至十年,甫停科举,学堂有迁延之势,人才非急切可成,又必须二十余年后,始得多士之用。强邻环伺,岂能我待。近数年来,各国盼我为维新,劝我变法,每疑我拘牵旧习,讥我首鼠两端。群怀不信之心,未改轻侮之意,转瞬日俄和议一定,中国大局益危,斯时必有殊常之举动,方足化群疑而消积愤。科举夙为外人诟病,学堂最为新政大端,一旦毅然决然,舍其旧而新是谋,则风声所树,观听一倾,群且刮目相看,推诚相与。而中国士子之留学外洋者,亦知进身之路,归重学堂一途,益将励志潜修,不为邪说浮言所惑,显收有用之才俊,隐戢不虞之诡谋,所关甚宏,收效甚巨。”然后,又对“最为新政大端”的学堂宗旨及其与国家富强的联系做了一番新的阐述,“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且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兵农工商,各完其义务而分任其事业。妇人孺子,亦不使逸处而兴教于家庭。无地无学,无人不学,以此致富奚不富,以此图强奚不强。故不独普之胜法,日之胜俄,识者皆归其功于小学校教师。即其他文明之邦,强盛之源,亦孰不基于学校。而我国独相形见绌者,则以科举不停,学校不广,士心既莫能坚定,民智复无由大开,求其进化日新也难矣。故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先停科举始。”25 这一阐述已由原来的英才选拔及教育,转而更为强调“无地无学,无人不学”的国民教育,普通教育了。
总之,清末科举的革废,从科举与学校的关系看,约略可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大致是在戊戌变法之前,是与科举分开的维新教育,兴办学堂,仍是以科举为主,学校为辅;然而,当学校发展到一定规模,就与作为正途的科举发生矛盾,尤当与列强冲突,国家选拔之精英不适合于富强目标的特点立即鲜明地呈现时,就转入了以1898年戊戌变法为高峰的第二个阶段,即试图整合科举与学校,尤其是试图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程式,废弃八股,开设经济特科,以适应新的形势,促进学校的发展,虽然还不是要放弃科举,但俨然已有日后将以学校为主的意思了。而到了1901年以后的第三阶段,科举之废看来已经是势在必行了,虽然还经常说要结合科举与学校,但争论和犹豫实际上主要是集中在是究竟何时废除科举为妥,是渐废还是立废的问题上。最后,原先的渐废派在内外形势的冲激下自己主动转成了立废派,从而亲手结束了这一延续了一千三百年,他们自己大多也是从中出来的科举制度。
然而,他们是否充分地意识到了这一变革的意义和后果呢?他们是否认识到,这一变革实际上意味着几千年来一个根本价值观念的转换呢?几千年来,中国居支配地位的价值观念一直不是要追求富强、追求功利、追求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财富的不断增殖,而是要追求天下太平,追求一种内外、上下的相安相养,并鼓励一种道德的人格类型和一种精致、文雅的文化,但以这种价值观为核心的中国文明,自然无法抵御近代以来强劲、扩张的西方文明。26 在科举的革废过程中,我们已经看见了由传统中国的价值观向现代西方的价值观转移的轨迹,此种转移此时自然还是发生在上层,甚至不一定为他们所清楚地意识到,但它很快就会明显化和普遍化了。而且,统治层是否充分地认识到了这一废除的深远后果与影响呢?他们是否意识到了由此将带来的一种社会结构的根本改变呢?而即便他们充分地认识到所有这些情况,他们又是否能够不废除它呢?
人们对他们亲自参与、推动的一个事件提出的理由(reasons)与真正造成这一事件的原因(causes)并不是一致的,而短期的理性与长远的理性,个人选择的理性与集体选择的理性,人们主观的理性与最后由历史呈现出来的某种客观理性也都不是一致的。人们的行动都是有目的的行动,但由于种种原因,行动的结果与这行动的目的常常并不吻合,27 人们的行动常常是有理性、有理由,经过慎重考虑的行动,但最后的为人公认的解释却常常并不是那些理由所指示的解释。形势要比任何个人的力量都更强。艾尔斯以下的评论也许只是由一件事和一个人说明了一个普遍的道理;“一个自唐以来就存在的制度被推翻了,它是近代中国史上最有意义的变革之一,张之洞帮助发动与保证了这一推翻,但他看来不久就多少被他所做的震惊了。”28
废除科举后的反应
得知诏废科举的消息之后,前述那位在晋中乡村里耕读教馆的举人刘大鹏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29
1905年10月15日∶“下诏停止科考,士心散涣,有子弟者皆不作读书想,别图他业,以使子弟为之,世变至此,殊可畏惧。”
1905年10月17日∶“甫晓起来心若死灰,看得眼前一切,均属空虚,无一可以垂之永久。惟所积之德庶可与天地相终始。但德不易积,非有实在功夫则不能也。日来凡出门,见人皆言科考停止,大不便于天下,而学堂成效未有验,则世道人心不知迁流何所,再阅数年又将变得何如,有可忧可惧之端。”
1905年10月23日∶“昨日在县,同人皆言科考一废,吾辈生路已绝,欲图他业以谋生,则又无业可托,将如之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