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十八)
何怀宏
【全文】
第三章
走向终结
实力派变革科举的基本思路
1900年义和团事变,八国联军进占北京,避居西安的清廷于1901年1月29日诏议变法,着各内外大臣、督抚在两个月内参酌中西政要,对国政的各个方面发表改革意见,与戊戌变法颇不同的是,这次改革主要不是由年青新进的进士发动,而是由久居权要的上层官员自己倡议进行,且改革的内容更深且广。1901年6月3日,张之洞请降旨议改科举,7月26日,张又与两江总督刘坤一会奏改文科、罢武科,8月29日,即有诏自次年开始,头场改试中国政治史事论五篇,二场试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三场试四书义二篇,五经义一篇,且四书五经义均不准用八股文程式。又谕永远停止武科。1 这不仅是恢复三年前百日维新的改革内容,而且是一个新的开始。
在清代1900年前后约十多年的政治舞台上,张之洞是一位很重要的人物。张之洞出身于世宦之家,又是乡试解元,会试探花,担任过考官、学政、巡抚、总督,中学深湛,又久经政事历练,对改革取的是一种现实主义态度,既注重传统的基本价值,又考虑改革措施的可行性,其事业声名不及李鸿章,却是清末最得曾国藩精神真传的一位重臣,2 在清末变革科举中起了极重要的作用,反映了朝廷实力派变革科举的基本思路,故我们约略追溯其基本思想。
1898年春风云变幻之际,张之洞撰成《劝学篇》,他认为“保种必先保教,保教必先保国”,因而“今日时局,惟以激发忠爱、讲求富强、尊朝廷、卫社稷为第一义”3 他又引《礼记·大传》∶“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认为民权之说不可行,4 “使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纪纲不行,大乱四起,倡此议者,岂得独安独治?”,而“泰西诸国,无论君主民主、君民共主,国必有政,政必有法,……君民皆不得违其法”。张之洞注意到作为自由民主之前提的法治,并认为“惟国权能御敌国,民权断不能御敌国,势固然也。”5 然而,张之洞也反对恶西法者一概屏之之“自塞”、以为中国早已有西法之“自欺”,以及杂糅中西、以为中西无别之“自扰”三种弊病,以为合适的态度是以“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6 要以“旧学为体,新学为用。”7
具体到兴学改科举,张之洞主张∶各省、道、府、州、县皆宜有学,并形成京师省会为大学堂,道府为中学堂,州县为小学堂的层次升级体制,并提出了校舍、经费筹集之具体举措∶即先以书院改为之,以善堂之地、赛会演戏之款为经费,不足再以僧道寺观改为之,可取十之七以改学堂,留十之三以处僧道。8且师不苛求,渐渐过渡。鼓励民间自愿兴学,自立学会。9 而变科举一节, 张之洞认为仅仅科举之外设学堂,或者在常科之外开特科是不够的,“夫学堂虽立,无进身之阶,人不乐为也。其来者必白屋钝士,资禀凡下,不能为时文者也。其世族俊才,皆仍志於科举而已。即有特科之设,然二十年一举,为时过远,岂能坐待?则仍为八比诗赋小楷而已。救时之才,何由可得?……故救时必自变法始,变法必自变科举始。”所以,张之洞主张,对今日科举之制,宜存其大体而斟酌修改,将今日三场先后之序互易之,而又筛选汰取,第一场试以中国史事,本朝政治论五道,此为中学经济。二场试以时务策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政如各国地理、官制、学校、财赋、兵制、商务等类,艺如格致、制造、声、光、化、电等类,此为西学经济。三场试四书文两篇,五经文一篇。“大抵首场先取博学,二场於博学中求通才,三场於通才中求纯正。先博后约,先粗后精,且分场发榜,下第者先归,二三场卷数愈少,校阅亦易,寒士无久羁之苦,誊录无卷多谬误之弊,主司无竭蹶草率之虞。一举三善,人才必多,而著重尤在末场,犹之府县试皆凭末复以定去取,不愈见四书五经之尊哉?”10 张之洞又建议省去朝考,以后职官的考试文艺小楷之事也一概停免,而只讲求政事。
以上主张基本上也见于其在戊戌变法期间于1898年7月4日所上的“妥议科举新章折”中,此议虽同为维新之举,赞同开经济特科与废八股,却也表现出对改革新流弊的担忧,张之洞担心废八股会波及人们对四书五经的信念,重申四书五经道大义精,“圣教之所以为圣,中华之所以为中,实在于此。”他强调废八股“非废四书五经也”,且考试还须有定式,否则为文者必至漫无遵守,徒骋词华,乃至于背道忘本,所以,经义不仅要正名、定题、正体、征实,还须闭邪∶“若周秦诸子之谬论,释老二子之妄谈,异域之方言,报馆之琐语,凡一切离经叛道之言,严加罢黜,不准阑入。”11 此奏由上谕实行,虽不久随变法失败而中止,但在前述1901年8月的诏中,除随场去取之外,皆已得实行。
但为什么上述改革还不够?甚至于很快就显得不够?为什么旧科举与新学校以及旧学与新学、中学与西学如此难于整合,乃至难以并存?这里当然有多种原因,张之洞等局中人是否已如百年后的我们一样认识到旧科举与新学校, 实在是性质上根本不同的两件事,12 是否意识到也许虽然不能不改科举,乃至不能不废科举,但此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意识到由此导致的将不止是一个制度的废止,而且是一种社会形态的终结,中国将进入一个全然新颖的“现代社会”,我们自然不能以“后见之明”去苛责前人无“先见之明”。但无论如何,1900年以后的形势变化,已使人们不能不走向废除科举之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