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 汪士铎《乙丙日记》:“忆寓陈墟桥蔡村时,通村千余家,并官历竟无一本,四书五经殆如天书,古或有之,今亡矣。夫民皆不识字,而仇恨官长,问‘官吏贪乎?枉法乎?’曰∶‘不知。’问∶‘何以恨之?’则以收钱粮故。问∶‘长毛不收钱粮乎?’曰∶‘吾交长毛钱粮,不复交田主粮矣。’曰∶‘汝田乃田主之田,何以不交粮?’“曰∶‘交则吾不足也,吾几子几女如何能足!’曰∶‘佃人之田,交人之粮,理也;安问汝不足?且地不足,当别谋生理。’曰∶‘人多无路作生理,无钱作生理也。’鸣乎,岂非人多之患哉?”。 2 在犹豫和绝望之际,最高统治层曾试图利用民气,但结果自然仍是大失所望。 3 或可扩大到十九世纪最后十年,二十世纪最初十年的二十年。 4 有业与无业之民的划分可参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册,页794∶“我国人有业之民,约十四种∶曰士,曰农,曰工,曰商,曰官,曰兵,曰丁,曰幕,曰书,曰差,曰僧,曰道,曰倡,曰优。尚有无业之民二种∶曰纨绔子,曰乞丐。合成十六种。尚有不在十六种之内者,则江湖无赖之人,约分八种,彼中人自称曰八行∶曰经,曰皮,曰李,曰瓜,曰风,曰火,曰除,曰妖。所谓经者,如拆字、占课、相面、算命,及卖春联等,约分九类,属于文墨者也。所谓皮者,如贩卖药材、行医及伪神仙等,分十八类。所谓李者,如变戏法等,分四类。所谓瓜者,如挥刀舞拳卖艺等,分三类。以上四行,知者颇夥,盖所操技业多为王法所不禁也。若风、米、除、妖四种,皆显犯国宪,踪迹甚秘,故罕有知者。何为风?即绿林大盗,分七类。何为米?如冒充官长、私刻印玺,及假造金银等,分八类。何为除?即诈骗讹索一流,分五类。何为妖?即惯用邪术,以色诱人者,分六类。此八种人,大抵无业游民,遁而入此,彼中各联小社会,有急相助,大有共产主意,故其群能久而不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5 参见《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第十章“社会变化的潮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6 何刚德《客座偶谈》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7 陈独秀∶“实庵自传”,收在《陈独秀文章选编》下册,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页559。 8 见钟毓龙《科场回忆录》,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9 胡思敬:《国闻备乘》卷二。 10 同上。 11 参张达骧等文“张之洞事迹述闻”,载《文史资料选辑》合订本第34册,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 12 如丁文江等后来的新学者。 13 何刚德:《春明梦录》下卷。 14 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5 当年全国与会试者总共8200余人,取中349人。 16 有些学者,包括一些专研近代史的西方学者,因未能上溯传统社会的历史,往往以其所见的清末民初的中国来概括整个传统中国。 17 《龚定庵全集》“古今体诗”下卷。 18 《校邠庐抗议》“改科举议”。 19 参见《弢园文录外编》卷一“原才”、“原士”,卷十二“取士”、“重儒”等篇。 20 见《明夷待访录》“取士下”,其视不能自由报考的荐举路为宽(因可多途,可不拘一格),而视自由报考的考选路反为狭(其客观趋势不能不集中于一途,又集中于首场),也是一耐人寻味之事。 21 以上分别见《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页104-106,203-204,291-301。 22 《严复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页1-2。 23 因为在西潮压迫形成的世界竞争格局中,即便仅要求生存也不能不通过求富强来求生存。对严复此方面论述的分析可参见拙著《良心论》第七章“生生”第四节,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24 《严复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页29。“原强”发表于1895年3月的天津《直报》上,1896年10月严复在给梁启超的信中说要删益此篇后给《时务报》转刊,但不知何故《时务报》后未转载。 25 同上书,页30。 26 同上。这是我所见到最早明确提出废除科举的言论。 27 同上书,页43。 28 同上书,页44。 29 同上书,页50。 30 参见前郑观应语。 31 《严复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页89-90。 32 《壮飞楼治事十篇》第六“仕学”。 33 其父湖南巡抚谭继洵光绪二十四年有“立学校之规模”与“筹科举即出于学校”二折,亦有兴学校而使科举名存实亡、不废而自废之意,但取而代之的官方“学校”尚不同于民间“学会”。 34 引自《梁启超诗文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页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