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傅筑先∶“人口因素对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年第3期。
27 李文治把这视作“封建土地关系的松解”的一个重要特点,参见其《明清时代封建土地关系的松解》第一篇第四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28 洪亮吉∶《卷施阁文甲集》卷一,“治平篇”。
29 同上,“生计篇”。
30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十三。
31 《文献通考》卷三十三《选举六》。
32 《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
33 《汉书》卷十二《平帝纪》。
34 《后汉书·蔡邕传》。
35 《新唐书》卷四十五《选举志下》。
36 《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
37 《汉书》卷八十九《循吏传》。
38 贾志扬:《宋代科举》,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版,页56-58。
39 据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1载:“先是,贡举人集阙下者万四千五百六十二人,命吏部侍郎陈恕知贡举,恕所取士甚少,以王曾为首。及是,糊名考校,曾复得甲科,时议称之。旧制,试经科复旧场第,始议进退。恕初试一场,即按通、不去留之。以是诸州举送官吏,皆被黜责,谴累者甚众。江南,恕乡里,所斥尤多。人用怨讟 ,竞为谣诵讥刺;或刻木像其首,涂血掷於庭;又缚韦为人,题恕姓名,列置衢路,过辄鞭之。”
40 贾志扬:《宋代科举》,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版,页4、76。但下面一点仍然给这位西方学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与中国辽阔的幅员相比,这一“庞大”的官僚机构还是显得太小。宋朝的鼎盛时期统治着大约二百万平方英里的土地,一亿多人口,却只有几万名官员和几十万名吏员,它就依靠这相对于现代国家来说少得可怜的官吏,在三个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内设法维持了相对的和平秩序。见页29-30。
41 转引自张仲礼∶《中国绅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页88-89。
42 前引书,页98-100。
43 参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页63。
44 《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北京∶三联书店,1958年版,页153。人数比何炳棣统计略少。
45 张仲礼∶《中国绅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页124,页120。
46 据何炳棣的研究,明末万历中(1600)人口约为一亿五千万,明清之际由于战乱及流冠,死亡很多,清初户口数偏低,仅一千多万户,不能表示人口真相,但直至近百年后,人口方恢复到乾隆六年(1741)的较可靠数字∶一亿四千三百万,似可推断清初人口高于当时统计的户口数,但却不足一亿。
47 参见全汉昇,王业键∶“清代的人口变动”,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32本,台北1961。
48 这些差别固然不可能绝对孤立化,在一个人那里可能同时存在着“生知”“学知”乃至“困学”等种种因素,只是以某一个因素为主。即便一个天才也不可能不学,甚至有时是困而后学。而确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即使困也不肯向学(原因可能既包括缺乏兴趣,又因为难以学成),而如果失去“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贵”的吸引,如果学而劣(乃至不学)也能仕、能贵、能富,亦即不学无困甚至有利,就可能连困而后学的一部分人也不会向学了。
49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名性不以上,不以下,以其中名之”。又《实性》∶“圣人之性,不可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又王充《论衡·本性》∶“人性有善有恶,犹人才有高有下也,高不可下,下不可高。”“无分于善恶,可推移者,谓中人也。”
50 苟悦《申鉴·杂言下》∶“有三品焉,上下不移,其中则人事存焉尔。”韩愈《原性》∶“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
51 潘光旦编译∶《优生原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页104-105。潘并引两位科学家的测验,说明人们的体格及智力差别都是两头小中间大。
52 岳珂《愧郯录》:“自国家取士场屋,世以决科之学为凭,故凡编类条目,撮载纲要之书,稍可以便检阅者,今充栋汗牛矣。建阳书肆,方日辑月刊,时异而岁不同,以冀速售,而四方转致传习,率携以入棘闱,务以眩有司,谓之怀挟,视为故常。……特先朝盛时,多士辐集,而此风已于议者之口,驯至今日固无怪也。今此等书遍天下,……盖有不胜其禁且毁者。”载《笔记小说大观》册四,页378。
53 《研经室集》:“四书文话序”。
54 《晋书》卷四十五《刘毅传》。
55 《文献通考》卷二十九《选举二》。
56 《唐摭言》卷十二“自负”。
57 转引自《文献通考》“选举二”。
58 参见《太平广记》卷二百六十一“李秀才”条。
59 如李商隐∶《李义山文集》卷四∶“与陶进士书”∶“除凶书及凭倩作 启铭表之外,不复作文,文尚不作,况复能学人行卷耶?”
60 徐珂编∶《清稗类钞》册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页730。
61 张履祥∶《初学备忘》。
62 《文献通考》卷三十四《选举七》。
63 《新唐书》“选举志下”。
64 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页455~6。
65 详细内容可参见《朱子大全》“文六十九”:“学校贡举私议”一篇。
66 《朱子语类》第七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页2692-2703。
67 《顾亭林诗文集》“生员论”。
68 《日知录集释》卷十六“拟题”。
69 《日知录集释》卷十七“中式额数”。
70 参见《日知录集释》卷十七“年齿”。
71 参见《日知录集释》卷十七“中式额数”、“出身授官”。
72 《小仓山房诗文集》“原士论”。
73 转引自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邓序”,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版。
74 英国经济学家白哲特说:“整个文明史充满着那些最初十分珍贵而最后使人致命的主义和制度。”转引自]塞尔兹编:《影响人类历史的名人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页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