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十五)
何怀宏
【全文】
第八章
今评
本章先大略观察一下二十世纪以来对于八股的批评,尤其注意九十年代以来大陆学者文人的一些最新看法,然后,我将试图回答历史上八股之得人及人得八股的问题,最后以八股的应试功能为题收结。
今人对八股的批评
八股先于科举而亡,1 而科举随后亦不能不废。2 既然八股所附之体的科举已随之偕亡,批八股也就等于打死老虎,故在废八股科举之前,还不乏人激烈地批判八股,3 废除之后十多年,反而没有多少对八股的激烈攻击。人们只是已不屑于再说八股。
但是,当对传统社会的反叛与改造深入到思想文化、价值体系的层面,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兴起,八股文又成为被攻击的旧文学的陪绑对象,乃至成为旧文化的众恶所归和突出象征了。文言古文被视为与八股时文是一路货色,“与八股家之所谓代圣贤立言者同一鼻孔出气”,4 “以视八股试帖之价值,未必能高几何”。5 胡适“文学改良”的八大主张,陈独秀“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虽然矛头主要是针对一般文言,但时文自然是其中之最“烂朽”者。时文与古文本就有不解之缘。
周作人说严复、林纾都十分聪明,他们看出了新文学运动的危险将不限于文学方面的改革,其结果势非使儒者思想根本动摇不可。他提议大学里应该讲八股,至少北大应该讲,因为八股是中国文学史上承先启后的一个大关键,假如想要研究或了解本国文学而不先明白八股文这东西,结果将一无所得,“既不能通旧传统之极致,亦遂不能知新的反动的起源。”八股文永久是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的结晶,它整个是不活了,那一块一块的却都活着。八股不但是集合古今骈散的菁华,凡是从汉字的特别性质演出的一切微妙的游艺也都包括在内,所以说它是中国文学的结晶,实在是没有一丝一毫的虚价。“民国初年的文学革命,据我的解释,也原是对于八股文化的一个反动,假如想了解这个运动的意义而不先明了八股是什么东西,那犹如不知道清朝历史的人想懂辛亥革命的意义,完全是不可能的了。”6
胡适敏锐地察觉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尤其是白话文运动的社会含义:它实际上是要破除等级社会的文化价值残余,清除传统等级社会在文化上的隔离手段,在这个意义上,时文和古文其实都是起着同样的作用,文言是传统的精神文化贵族的最后藏身之地,白话文运动就等于要将精神贵族从其最后的避难所驱逐出来,以适应一种不可避免的社会转变。他说:一九零四年以后,科举废止了。二十多年来,有提倡白话报的,有提倡白话书的,有提倡官话字母的,有提倡简字字母的:这些人可以说是“有意的主张白话”,但不可以说是“有意的主张白话文学”。他们的最大缺点是把社会分作两部分:一边是“他们”,一边是“我们”。或如周作人所言,古文是为“老爷”用的,白话是为“听差”用的。直到“ 一九一六年以来的文学革命运动,方才是有意的主张白话文学。这个运动有两个要点与那些白话报或字母的运动绝不相同。第一,这个运动没有‘他们’、‘我们’的区别。白话并不单是‘开通民智’的工具,白话乃是创造中国文学的唯一工具。……第二,这个运动老老实实的攻击古文的权威,认他做‘死文学’。从前那些白话报的运动和字母的运动,虽然承认古文难懂,但他们总觉得‘我们上等社会的人是不怕难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些‘人上人’大发慈悲心,哀念小百姓无知无识,故降格做点通俗文章给他们看。”7
胡适又引《官场现形记》1903年版茂苑惜生序:“选举之法兴则登进之途杂,士废其读,农废其耕,工废其技,商废其业,皆注意于官之一字。盖官者有士农工商之利而无士农工商之劳者也。天下爱之至深者,谋之必善;慕之至切者,求之必工。于是乎有脂韦滑稽者,有夤缘奔竞者,而官之流品已极紊乱。”说《官场现形记》的主意只是要人人感觉官是人间最可恶又最下贱的东西。8 胡适盛赞《儒林外史》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因为他认为该书的主题是“想要提倡一种新的社会心理”,叫人知道官的丑态;叫人觉得‘人’比‘官’格外可贵,学问比八股文格外可贵,人格比富贵格外可贵。”9 胡适的批判颇见份量。当时及后来主北大等新学校者,每悬一宗旨曰,来此读书不是为作官的,但此一观念的根本转变尚须时日。
孙中山对中国古代考试及监察制度的推崇人所熟知,10 他主张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分立,实际上等于对行政权力除了现代的立法、司法两大限制之外,又加上古代的考察、监察两大限制。他又主张今天的被选举者应当首先参与考试,以限制被选举人的资格并提升其文化修养。11
作为旧日翰林、今日新教育家的蔡元培,主要批评了旧的科举教育的所学狭窄,且又削足适履,强人所难,以及世俗不论人的才质合适与否,尽驱之于利禄之途的弊害,12 但他也认为:八股“由简而繁,确是一种学文的方法。”只是学成以后还这样,有点叠床架屋。13 钱穆在四、五十年代的《国史大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国史新论》等著作中,对中国历史上的社会政治制度,包括古代选举做了一种相当具有“温情和敬意”的理解和阐述,并指出从四书义演出八股文,也是一种客观上的“不得已”,正因为应考人多了,录取标准成为问题,才不得不出此下策。14 “然四书演成八股,则经术其名,时艺其实,朝廷取士标准依然在文艺,不在义理,仍不失为是一种中立性的。”但也指出“八股是一条死路”15 ,最终是八股拖累了科举,拖累了中国。
恽代英在1923年12月发表于《中国青年》第8期的一篇文章“八股?”中认为:若文章不管它对于人生有没有用,只问它美不美,那八股文便也有它美的地方。做这种文章的人,有时候也能够在这种死板的格式中间,很自由很富丽地发表他的意见。而另一方面,他批评当时使全国中学生疲精劳神、而考试完大半就要忘记干净的应试教育,说它未尝不是一种洋八股,仍然是一种敲门砖,使中学生们没有一点工夫学习做人、做公民的学问。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