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十三)


30 载俞樾:《荼香室续钞》卷十,俞按:“两卷雷同,若在今日,自必两弃,当时乃弃一取一何耶?”

31 俞樾:《茶香室丛钞》卷七。

32 徐珂编:《清稗类钞》,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页669。

33 文康:《儿女英雄传》页812-813:“不想内中有个第十二房的同考官,这人姓娄,名养正,……他那等一个“宁刻勿宽”的人,阅起文来,岂有不“宁遗勿滥”的理?当下连阅了几本,都觉少所许可,点了几个蓝点,丢过一边。随又取过一本来,看了看,“成字六号”,却是本旗卷。见那三篇文章作得来堂皇富丽,真个是“玉磬声声响,金铃个个圆”。虽是不合他的路数,可奈文有定评,他看了也知道爱不释手,不曾加得圈点,便粘了个批语。”

34 见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卷三“衡文巨眼”。又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三载:顺治十年,江南学政石公申岁试案迟迟不发,既而谓诸生曰∶余苦心力索得三状元,是以迟滞。一琨山徐元文,一吴县缪彤,一长洲韩某。石公召韩谓之曰∶子文元气深涵,如玉在璞中,其光必发,然光焰太藏,不在其身,将在其子孙乎∶后徐、缪两人俱中状元,韩以青衿终其身,而其子菼果中癸丑状元,始知石公巨眼,文有定评如此。但此说似太神。

35 徐珂编:《清稗类钞》,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页654。

36 《玉堂荟记》卷下。

37 《潜研堂文集》卷二三,“湖南乡试录序”转引自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版,页340。

38 《科名显报》,钱唐谈友居士辑录,光绪9年重刻,公安涤凡居士增订。辑者嘉庆元年“原叙”曰:“报有种种,而其中触目者,则莫过于显报。”“爰就春秋两试鬼神予夺分明,临事殃祥,入闱恩怨昭彰而确凿者集成一编,颜曰科名显报。”“或曰文章竟无权乎?予谓奋志攻苦,绩学成名,此亦显报也,然或有文无行,则显其行者重而报其文者不得不轻,故天牖其衷,文心自通,天夺其魄,文机遂塞。文之与行合而分,亦分而合者也。”“自古圣贤救人,莫不先德行而后文艺,世有文人才士而终年潦倒者,总由行不逮文耳。”“十例”曰:“首录孝亲显报,诚以孝为百行之源。”“备录不淫善报,宣淫恶报,诚以淫为万恶之首。”并说:“高其论者每谓儒者不言报应,嗟乎,报应之类,散见于经书者岂少哉?特吾辈为善不可有望报之心耳,若为恶者,将恶报铭之于心,则其能改也必矣。”

39 善报一例:“场外举人”∶句容某生,乡试已买卷校名,寄寓地藏庵,闻有姑因子出外十多年,不得不让媳另嫁而悲泣,即诡为其子作家书,并寄银十两,而该生以无金,不得不束装归。而此年又正好某抚军作监临,布政作监试,戏谓弃时文已久,不知尚能与诸生角艺否,于是以点名不到卷发誉,以试两主考法眼何如,至揭挠日,中第二名举人则句容某生也。后正好上述姑之子归而求禀缉恩人,抚军明真相,曰∶“如此阳德,获中宜也”,遂让其中举。见《科名显报》页24-25。

40 恶报一例:余姚邵某贪贿而假言一妇不贞而致其死,丁末场会试二场梦中得论表题,即做一好表藏笔管内却被查出,时监试之一为贵阳李时华,系举人出身,邵辨曰举人即不中进士也有官做,岂肯怀挟?李闻大怒,责三十板,另一进士出身监试叶永盛欲免题奏,李曰“先生是进士官不怕事,我是举人官,胆小不敢不题奏。”具疏上闻,邵被褫革遣戍,抑郁而死。

41 《履园丛话》卷十三“立品”。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