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由于弥封誊录,考官不能以士子平时学行文章合观之,故衡文还是不能不甚费难。无锡王莘锄举北闱南元,联捷入翰林,后改官吏部,出典福建乡试,得士称盛。尝语人曰∶“曾得一卷,全体称意,而中有小疵,终觉不惬,竟摈之。又有一卷,文平平,而有数警句,爱不忍释,则姑置榜尾。暗中摸索,自信鉴空衡平之不易也。”35 此一“暗中摸索”四字最能见出考官之处境及使命,但虽在“暗中”,“摸索”又不是全无光明,全无依凭,全无踪迹可寻。并且,我们还需重申,这是指在那些明显有中的希望的少数试卷范围内的“摸索”。一方面,正如杨士聪所说:“文至今日,餖飣满纸,几於无处着眼。……余每阅卷,不须由首彻尾,不拘何处,偶觑一二行,果系佳卷,自然与人不同,然后从头看起。场中搜察落卷,多用此法。即数百卷,可以顷刻而毕,无能遁者。”36 考官可以通过迅速的浏览,从大量平平的文章中发现确有才气的佳卷才仔细阅读。另一方面,又正如钱大昕所言:“湖南应试举子四千余人,三场之卷凡万二千有奇。合经书,经义,策书计之,不下五万六千篇。臣等自阅卷之始,至于撤棘,计十八昼夜。文卷浩繁,而时日有限,谓所去取者,必皆允当,而无一遗才,臣诚未敢自信也。”37
总之,既然有种种偶然,考生在考前就不能不苦读,不能不发愤,考后却不能不听命,不能不认命,亦即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种中国人传之久远的生活态度;而由于人多路狭,此一科场事就愈发显得扑朔迷离,光怪陆离,乃至于神秘莫测(士子场中九日之特殊边缘体验也易加深这种神秘感。)但是,究竟何为“命”,人还能不能对这“命”还做一点什么,则又有说。庸俗者可能更注意坟地,风水之类,但一般人更注意的是以德行、善事,或者说“阴功”来扶持文章命运,古人广泛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这些报应亦显于科名。查晚清《科名显报》一书,38 其记因善报得中的德行大致有∶能孝亲、友爱兄弟、为民讼冤、善处夫妇、保全人骨肉、全人妇媳、善成人婚姻、全人节、存人孤、救人于灾难、救人于溺、还人金、捐赈施粥、施棺助葬、周急济困、修塘筑堤修路、养弃婴、惜字、放生、全活物命、尊师重道等;39 因恶报而黜落的恶行大致有∶不能孝亲、不从父子兄弟上料理、仅守文字、不善处夫妇、宿娼、私起淫心、坏人名节、图人之财、坏人节义、诬人名节、代写离书、好谈人闺闻、忍心溺女、背师忘恩、不能谦谨、为恶人讼、忌妒害人、诱赌好赌、受贿、不尊善书等。40 此种如有鬼神在的普遍信念,今人或视为迷信荒诞,对于维系世道人心却实在关系甚大。
然而,以上德行善事的努力毕竟又主要是基于一种信念,其意义和效果也许更多地还是表现在其它方面,而并不显著于功名科第。所以,真正明智而有德行的人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转视立品更重于科名。 此正如钱泳所言∶“科名以人重,人不以科名重,旨哉是言也。吾邑锡金而学仪门前,明时有“一榜九进士、六科三解元”两匾,……康熙中修学,有欲易此二匾者,一士人争之曰:‘匾不可去也,九进士中有高忠宪,三解元中有顾端文,皆一代名贤,岂可去乎?’至今尚仍旧额。”又说“科第之得不得,有衡文之中不中。与其人品学问,原不相涉。不是中鼎甲,掇巍科者就有学问也。”“状元会元解元,虽三年内必有一人,然其名甚美,妇人女子皆所健羡,一隔数年,便茫然不复能记其名矣。须其人有功业文章,脍灸人口者,方能流传。即为三元,翁覃溪先生曾考过,自唐至今,计有十三人,所传者惟宋之王曾,明之商辂而已。”冯钝呤告诫子孙:“有一才人,不如有一长者,与其出一丧元气的状元,不若出一明理的秀才。”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