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十三)

  许仲元也说∶科场遇合,变幻百端,偶然性很大,如有鬼神。唐宋以来,记载已多,鬼神弄人,若可解,若不可解,他自己九试棘闹,终于白蜡,而其弟丁末游庠,乙酉即领乡荐,其卷二三篇有漏下语,诗复失粘,“予谒副座师贺虚斋先生及本房谭武述大经,均言闱中但觉其文从字顺而已。稷堂夫子言甲午分房,八日抄荐卷已足,一夕欹枕间,辗转如芒刺在背,乃起独酌。忽得刘泰卷,颇赏其老洁,然因太质,仍置之,乍解衣,闻箱中低声谡谡,仆从皆闻,谓开箱时,有鼠窜入也,乃取刘卷再阅,字字惬心,明晨遂荐之。榜发后,复阅之,平平耳。”29
  又赵吉士《寄园寄所寄》云∶“壬辰,予与胡道南、沈禹玉会试,予语道南云,参乎全章题,曾揣摩否,时已二月初六矣,道南晚作此题,止三百余字,同人取阅,而禹玉独注目多时,予谑之曰∶‘君欲抄其文耶?何阅之久也。’予与道南、禹玉卷,俱在王公舜年房,道南中式,禹玉已得复失,阅其落卷,即次题参乎全章抄道南作,因雷同而黜,道南初谒房师,即云两卷俱好,惜二题重复,郑房李公云∶‘何不两弃?’王公云:‘必中其一,心乃安。’李为拈阄,乃得胡而弃沈。”录取最终真以拈阄决定,而幸运的是,毕竟还是始作者取、抄袭者落。30
  有时也歪打正着,如一学使衡文草率,每阅一破题,便定去取,以下不肯多阅一字,一日以“不为酒”命题,有童子窘甚,不能落笔,旁一叟戏之曰:“孔子饮酒,不过一锺,汝未之闻乎?”童子即顺口成破题云∶“圣人之于酒,一中焉已耳。”盖“锺”字又误作“中”字,学使但阅破题,以为用“中”字在意,遂取入庠,而其文文理之荒谬,则并未寓目也。又浙江某科,以“慕宽信敏惠”五字命题,一士文颇惬心,将交卷,复阅一遍,乃大懊丧。缮首艺时,脱第三股,无可如何,再三设法,于讲末赘三语,以领其意,每股末均添一句,掐入信字意,自问必不售,却不料主司激赏,竟置经魁,阅对墨卷,始悟其误笔成蝇。31 而其中侥幸者也有确有才学者,如乾隆辛卯会元邵晋涵在场文思涩滞,首艺“若臧武仲之知”至夜半未成,心慌抄前科“有子在陈曰”至“狂简”后二比,聊以塞责,而主试者阅此二比,句句叹赏,以为其议论通场所无,立置榜首。
  另一面则“英俊”仍可能“沉下僚”,如晚清一个很有见识的学者沈尧(子敦),六试南闱,四试北闱,终不能得举,而仅以贡生终。又如道光丙戍会试,刘申受为同考官,得龚定庵卷狂喜,亟荐之。魏默深卷在某侍御房,犹豫不荐,刘读其文异之,乃促令亟荐,然龚、魏仍双双不得主考意而下第。32 至于名不见经传、老于场屋、困死沟壑之人才想来还有不少。
  但是,文章又毕竟是件有定评的公器,33 所以,虽然时有遗漏,但原则上大致不亏还是有可能的。其所得人才与其所失人才可能同样都是一个相当大的数量,此我们还可从考官的自信心与成绩略见一斑,如康熙二十年,方象英、王材任典四川乡试时,川中兵革方定,满目荆榛。方、王得士四十二人。当未撤棘时,学使冯云骧写出三川有定评的名隽三十人,验其得失。榜发,售者二十有五,副车三,落者仅二人,蜀人相传以为佳话。又乾隆壬午,吴鸿督学湖南,是科主试者为钱大昕、王杰。场后诸生以闱艺呈吴,吴最赏者有丁正心、张德安、石鸿翥、陈圣清等五人,吴说:“此五卷不售,吾此后不复论文矣。”揭晓日,招客具饮,使人走探。俄抄榜来,自六名至末,只见陈圣清一人,吴旁皇莫释,未几,五魁报至,则另四生已各冠其经,犹如联珠。34 前述如吴士鉴等之一科内失而复得;或如许多功名迟者一生内屡失而终得亦是“文有定评”一证。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