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八)

  最后,我们选元代王充耘的一篇书义。王充耘字耕野,江西吉水人,元统甲戌(1334年)成进士,他的文章是为当时“经义程式”,26 并著有《书义矜式》等。
  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27
  善言无不达,贤才无不用,则天下之民亦无不安矣。
  夫天下安危系于贤才之用舍,而尤系于辩论之通塞也。故当泰和之世,言之嘉者,既无所伏于下;人之贤者,又无或遗于野,广延众论,悉至群臣,如此则万邦虽广,又焉有不得其所者乎?
  善类聚于朝,而善治形于下,固有不期然而然者矣云云。尝谓人君之治天下,孰无任贤使能之心;贤者之生斯世,亦孰无致君泽民之念哉。而匹夫匹妇有不被其泽者,何也?谓言已闻而不必咨,不知伏于下者之难达也;贤已用而不必求,不知困于侧陋者之难进也。
  夫忠言谠论有不尽闻,则何以周知生民之利病;端人正士有不尽用,则孰与任天之事功。以是而求治,安不犹却步而求进,倒植而求茂,不可得也。圣人知其然,故赏谏诤以来谠言,集众思以广忠,益使凡古今理乱之故,政治得失之由,孰为利而在所当兴,孰为害而在所当去,苟可以安国家利社稷者,知无不言,言无不听,则天下之嘉言,举无所隐伏矣,旁招俊乂,而有德者无不举矣。翕受敷施,而有善者无不容使。凡怀才抱艺者,皆将有职于朝,而无考槃在涧之讥;佩仁服义者,皆将陈力就列,而无白驹空谷之叹,则在野之贤举,或无遗者矣。夫善言必达,则治不昧于所施;贤俊登庸,则政不失于所付,将见道德之所薰陶,教化之所浃洽,跻斯民于仁寿,措斯世于平康,而凡胙土分茅、星罗棋布者,又安有一邦之不蒙其休,而一夫之不获其所者哉?谓之咸宁,信乎天下之民举安矣。
  嗟夫,为治固有其本,而致治必有其要,人君惟能受言如流,求贤如渴,而万邦为之安。此固为治之本也。欲言之罔伏,在于舍己而从人;欲贤之无遗,在于不废困穷之士,是又治之要也。然非忘几顺理,爱民好士之至,何以及于此哉?帝舜不敢自谓其必能而归之,惟帝时克其一念,克难为何如也,有虞之治,岂偶然哉?
  以上所选北宋、南宋、元朝经义典范共四篇,其中尚书义二篇,论语义二篇,虽然也可由此一观形式的演进,如类似于破承起讲收结之结构,对偶排比的使用,设身处地之口气等,但我们在此注意的主要是经义的内容。这里所讲的道理是古代“修齐治平”的道理,而古人尤其重视修身,重视造就道德人格。上述王安石的经义澄清了一个道理∶即一切要以义为归,而并不能因惠、勇之名而轻与、轻死,盲目追求外在的慷慨与勇敢,也不宜走极端而宜恪守中道。然而,当必须致身时也就必须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解衣就烹,引颈待戮”,这就是文天祥所言的义理,而其节行也正是其文的注解。张才叔的一篇强调了道德上的自我决定、自我选择,只要合于大义、出于仁心,则外在行为并“不期于必同”,以上所说的都是个人立身处世、待人报国之理,王充耘一篇则展示了一种社会理想∶即要使”善言无不达,贤才无不用”,言论上闻,辩论通达,人材能各得其所,则天下之民无不安,“万邦咸宁”。这些从经义中敷演出来的道理,某些具体内容、说法或已不合于当世,但就其根本精神和性质而言,我们是否可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它们是教人学好的道理还是教人学坏的道理,是使人向上的道理还是使人趋下的道理,是与人为善的道理还是与人为恶的道理呢?
  四书首要地位的确定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