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八)

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八)


何怀宏


【全文】
  第一章
  经义
  
   历代考试内容的演变
  在从西汉到南北朝的察举时代,是以推荐为主而以考试辅之。西汉自孝文至孝武的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上皆亲策之,“问以政事经义,令各对之,而观其辞定高下矣。”,1 其时的名策有晁错、贾山、公孙弘等人的对策,而尤以董仲舒的天人三策最为著名并影响深远,但当时举贤良方正的主要目的本在求言,而非以考试来定入仕,试策者多已是官员。常科的举孝廉在西汉一般不用考试,至东汉渐人多为患,于是不得不用考试来黜落,左雄改制更明确分两途考试∶“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2 或“儒者试经学,文吏试章奏”,3 至此,我们实已可见明清三场的雏形几已全具,明代及早清首场是经义3篇,其雏形即“诸生试家法”或“儒者试经学”,只是在东汉时是偏重于家法、记诵,而明清是重阐发义理;二场是论、表、判等,其雏形可视为是“文吏试章奏”,但较具文采,而论也须说理;三场是经史时务策,其源盖来自对贤良方正的策问。 然而,一有长期固定的考试,则其势就不免渐渐流为偏重形式,故两汉的经学、章奏考试不像贤良对策那样尚留有一些名文。马端临曾就此评论说,以“孝廉”名科,是取其平日素履德行,然却难以一时判定,而考试则能顷刻知之,于是,如此考试就不过是“试以文墨小技而命之官”而已,但它也还是有其淘汰意义,“于文墨小技尚不能精通,固无问其实行也。”所以,马端临认为,王安石诗言“文章始隋唐,进取归一律”不确,此事盖由来久矣。4
  此后荐选时代的考试内容变化不多,到了以考选为主的科举时代,开始也是沿用旧法,唐初是“明经取通两经,先帖文,乃按章疏试墨策五道;进士试时另策五道。”5 唐永隆二年(681),因“进士不寻史传,唯诵旧策,共相模拟,本无实才”,诏进士加试杂文两首,所谓“杂文两首”,依徐松解,是指箴、铭、论、表之类,至“开元间,始以赋居其一,或以诗居其一,亦有全用诗赋者,非定制也。杂文之专用诗赋,当在天宝之季。”即直到8世纪中叶考试才比较稳定地以诗赋为主。6 这里我们看到,唐进士科杂文专试诗赋、并且录取以诗赋为重也是在近百年间考试的反复修改实践中形成的。7 试诗赋客观上加强了人们对诗的广泛而持久的注意,并促进了锤炼和琢磨技艺,从而无疑有助于唐诗的繁荣,但延至宋代,成千累万的应试诗赋中并无多少名篇佳制,8 好诗基本上都在试律诗之外,而试律诗其意也不在此。
  宋初,考试内容大致如唐,进士试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帖《论语》十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建议改革贡举,省试三场次序改为先策、次论、后诗赋,废除专考记诵的帖经墨义,然实行不久,时人“以为诗赋声病易考,而策论汗漫难知”,9 又仍复旧章。10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朝廷中又一次酝酿科举改革,王安石欲兴学校,韩维建议罢诗赋而问经大义,苏颂欲先士行而后文艺,苏轼则表示反对,他认为若再像荐举时代那样以德行取士,只会使天下相率以伪,而如果说诗赋无用,则自政事言之,策论与诗赋一样无用。王安石反驳说:闭门学作诗赋,将使人不习世事,败坏人才,“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显然认为经义将比诗赋较能尊重道德,统一学术,既可去进士浮薄之习,又可纠明经学究之偏。于是神宗改法,将诸科撤消并入进士科,进士之试罢诗赋、帖经墨义而改试经义、论策。两宋后来虽又有进士试经义、诗赋两科分合之举,且经义也不再遵王氏所定《三经新义》等程式,但经义从此成为一种主要的考试内容的地位却日趋稳固,直到它完全取诗赋而代之。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