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七)

  5.有关如何为举业训练写作经义、八股,准备应试及考官衡文等方面的资料,早期如宋谢枋得为举业所编《文章轨范》、元陈悦道为科场备用编写的讲章《书义断法》、王充耘《书义矜式》、倪士毅《作义要诀》、清代如王筠《教童子法》、唐彪《读书作文谱》、《父师善诱法》、张行简《塾课发蒙》、崔学古《少学》、李新庵《重订训学良规》等;以及个人自叙参与或主持科举考试具体过程的日记、笔记、回忆,包括辛亥后有些名人、学者如周作人、陈梦雷、蒋梦麟、陈独秀等人的回忆录也记述了自己的应试经历,其他如小说史料,像《儿女英雄传》中的安骥参加乡会试的过程和《蜃楼志》中的春才、如玉的应考、《儒林外史》中马二先生等人的评文、《聊斋志异》中的“司文郎”等节亦可参考。
  以下八章,26 我们将首先叙述历代考试内容的演变如何导致了经义、又如何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八股这一文体。第一章“经义”主要是就其内容而言,第二章“八股”主要是就其形式而言;随后的第三、四章则先叙述考试互动过程中之在下的一方(考生),然后叙述考试互动过程之在上的一方(考官),再过渡到取中或黜落,从试卷观察这一考试过程的最终结果,并考察决定取中黜落的主要因素;最后两章,我想先展示传统思想范畴内的“昔议”,再在略观今人的评论之后提出自己的初步结论。
【注释】  1 文康《儿女英雄传》中一考官言:“况我奉命在此衡文,并非在此衡人。”考官只是衡文已是共识,且想衡人也不太可能。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版,页814。

2 “硃卷”之谓,源自誊录。北宋初年,因防考官由考卷知考生的姓名而营私,于是有弥封;后仍患考官由笔迹知考生为谁,于是又有誊录。迨至明清,为防贡院内、外帘官员及誊录生还能从中作弊,于是又区分用笔,规定各类人员须用异色笔,其中誊录生必须用硃誊录试卷,以区别于考生用墨缮写的“墨卷”原作。这种用硃誊写的红字卷子就是最严格本义的“硃卷”、它包括所有经过了考场誊录的诗文论策等内容。在清代,需誊录的考试主要是乡试和会试,最低一级的童生试和最高一层的殿试都不誊录,这看来是与各种考试的性质、重要性及可行性有关,小试若行誊录工作量太大,而其本身又尚非直接入仕而只是入学的考试,殿试例不黜落,且后来可从原卷看书法。另外,社会上又渐渐形成一种风气,新中式的举人、进士将本人在场中获隽之文刊印赠人,虽然是墨印,亦称作“硃卷”,后来贡生乃至于各类考试的中式者也都这样做,并把它们都笼统称之为“硃卷”,这种墨印的“硃卷”一般就都仅仅是指中卷了。因此,就其本义,又取其广义,笼统地把清代各种科举考卷均视为“硃卷”亦无不可,虽然其主体还是乡会试考卷。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