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从八股中能不能出学问?在清代这个问题或可转变为∶八股能不能出考据?或能不能在这种文体中至少反映出考据的成果?对此,古人似更不抱期望。清代虽然在应试八股中有一些带有考据色彩的文章,尤其在五经义中,12 但这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社会上重视学问尤其汉学的风气,考场之外,无人会尝试以八股去进行考据工作。而且,正是从学问出发,自明至清,不断有学者猛烈抨击应试八股,抨击流行的坊刻时文,认为它们害了学问,乃至使士人束书不观,其恶果几等于焚书坑儒。“使人不学”,戕害学问,这是八股的另一条主要罪名。
然而,以上的问题并非我们的主要关注所在,我们关注的是八股的应试功能,并相信这也正是它所由产生的原因和存在的理由,是它的主要乃至唯一合理的功能。本编尤其注意清代乡、会试中的首场四书文(亦即大题四书文)。这样,习作八股、游戏八股、13 以及认真地想通过八股来“载道言志”、表达心声、抒发感情之作,14 都不在本文考虑之列,至于场外训练之窗稿、师友切磋之社稿,乃至考官示范之程文,因其不在“硃卷”之列,也不是我们考虑的重点。本文实例一般都取自试卷。
在资料方面,我们可以首先指出应试文的一个特点,作为应试的首要文体,八股大概是中国历史上出产最多的一种文字,然而从比重上来说,留存下来的却最少。自明至清数百年,科举应试作为士子的主要出路,四书八股作为士子的日常功课,其内容自然是他们最熟悉不过的,但可能正是因此,当时的人们不屑于记录,更不屑于保存,它源远流长,又变化缓慢,人们从小即耳濡目染,耳熟能详。这正如保罗·瓦莱里所说∶“在整个世纪中形成的一个事件,在任何文件或回忆录中都不可能找到……”,15 加上八股与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的联系至深至钜,权势利益驱动之下,鱼龙混杂之文汗牛充栋,而一旦政治风向改变,旧制度倾覆,文章与利益脱钩,八股也就自然如风卷残云,迅速消失了。此正如末科探花商衍鎏先生五十年代作《清代科举考试述录》时所言,八股是“藏书家不重,目录学不讲,图书馆不收,停科举废八股后零落散失,覆瓿烧薪,将来欲求如策论诗赋之尚存留于世间,入于学者之口,恐不可得矣。”16 齐如山也在六十年代写道:科举“在六十年以前,乃是全国趋之若骛的一件事情,父训其子,兄勉其弟,朋友彼此互相规劝等等,都以此事为重心。……没想到全国人放在心坎上的一件事情,不到六十年的功夫,而大多数人却都不知道了。”17 六十年代,尚有参与科举者撰写回忆录,而如今离最后一次科举乡、会试(1904)也已接近百年,世间恐已无亲与科举者了,18 所留下的回忆文字也相当之少。于是,一百年前读书人几乎无人不会做的八股,今天却不要说做,恐怕连读懂也已经不容易了。19 因为八股毕竟不是一种容易操作的文体,它既无裨世用,而又可以无止境地对之下功夫,其奥妙和水平大概不是一下子就能达到的,仍用商衍鎏的话来说就是:“万语千言不能发其秘,穷年累月不能究其源。”20 然而,对一件在五百年间影响着几十代千千万万士人前程,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结构的事情,我们却不能不努力去发秘探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