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非叙述科举的历史,而是从选举的历史观察平等的趋向,所以,上述“自由投考”与“一切以考试成绩为定”两点在我们看来是最为重要的。因而,从唐代开始,无论从史料还是从上述两个标准来说,看来都是一个比较合适的起点。唐代是一个比较豪放、开阔的时期,唐代开科较多,但主要还是进士、明经两科,尤以进士为荣选,每年所选一般仅二三十人,这实际是一种最高级人才的选拔,不会广泛触动中下层。29 开元24年(736年),张九龄反对起用河湟使典出身、从流外入流的牛仙客,遭到玄宗拒绝,玄宗反问张九龄:“卿以仙客无方籍耶!卿有何门阀?”这句话反映出门阀势力已在走下坡路的事实,但有时又还能以此作为反对起用他人的理由的一个过渡时期的特点。其考试先以策论、后以诗赋为主,及第虽以考试为定,但并不全以考场为定。投考者工夫还可用在场外,先行向在政治、文化上有地位的公卿、要人投献自己平时的佳作,即所谓“行卷”,他们也向礼部交纳自己的作品,即所谓“省卷”或“公卷”,30 而不完全是以考场一时、一文定终身。试卷亦不糊名、誊录,考官知其人,可以参考平时对这人的了解。考官还可以在试前调查举子在社会上的才名声望,访查舆论,甚至事先形成一种排定名次的“通榜”。这些都反映了唐代的制度中,仍存两汉重行、魏晋重名的遗意。虽然已是“以文取人”,但“文”尚不离“人”。
最有意义的变化发生在宋代:锁院、糊名、誊录这些隔绝考官与举子,只凭程文而不再见本人的措施都是在宋代确定的,“公卷”、“行卷”从而也就失去意义。31 除了考场上的文章,其他“人”的因素几已淡化为零,考官不知试卷作者如何,更勿论其家世背景。种种防弊措施也都在加强这一点。由此遂导致“取士不问家世”原则在宋代的实现。宋代把录取进士的名额也大大增加了,通常每次二、三百人,科举在政治上的地位越来越重,对社会的影响面也越来越大,其它入仕之途则越来越失去分量。在考场上的那一刻,考试者只剩下他自己,只能依凭自身的才学。所以,科举考试又可以说是一种最淡化个人与其家族关系的一种制度。个体的素质和能力必须由文章来集中表现,由此,“以文取人”就有了绝对、完全的意义。宋代还采取了禁“公荐”、禁座主与门生建立密切关系和举行殿试等旨在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而考试内容的重点由诗赋渐渐转向经义,则不仅反映出儒家思想影响较之唐代明显增长,也是为了整齐划一的需要,因为诗赋的涵盖面毕竟要更为宽广。以上人格淡化、面对天子、取士之途趋一、考试内容趋一的种种发展,都意味着科举越来越以一种尽量客观、中立、平等的标准来对待所有投考者。宋代的转变可说是决定性的,此后,即便遭遇战乱,贵族门第社会也不再见有复辟的可能。32
元代实行科举时间不长,所取人数亦不多,但其所订之制却成为明清的蓝本。这看来是宋末元初以来多年未行科举,儒生学者反可以远距离冷静思考科举的一个结果,它对后世的影响也不可小觑。其制规定考四书、五经,用程朱注,不仅考试成绩的判定有了更为明确、统一的标准,而且,这些书籍也较易获得,尤其四书内容比较简明,较易准备,这对贫寒子弟克服求学最初的障碍是相当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