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国内企业的作为
国内企业在受到侵权指控时,应当以积极的姿态应对诉讼,这是一个企业成熟的表现。首先,在根本不存在侵权的情况下,要坚决反击对方的无理要求,尤其要通过媒体揭穿对方利用知识产权诉讼从事不正当商业竞争的险恶用心。但企业不要把大部分精力和财力都投入到诉讼之中,否则正好中了别人的圈套。
其次,即使存在侵权事实,也可以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对方侵权指控的目的,往往并非在诉讼中争个你死我活,而是以知识产权诉讼作为实现商业利益的工具。所以,应当了解对方需要什么,想达到什么目的,才能对症下药,提出解决办法。有时,对方真正要得到的,无非是通过诉讼增加谈判的筹码,得到较高的专利使用费。那么,被指控企业可以寻找主动,通过反诉、交叉许可等方式为自己也增加谈判筹码,及时抓住机遇,换取和解。
(三)政府的作用
中国是个极具潜力的市场,而跨国公司来到中国,在打击盗版、保护知识产权和完善投资环境等方面,离不开与政府的合作,因此,政府对于跨国公司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当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进行知识产权诉讼或者使用费谈判之时,政府适当的斡旋其间,必定有所成就。
当然,政府的任务并非庇护侵权行为,也不是阻止跨国公司保护知识产权,而是为双方提供一个平等协商的环境,避免跨国公司漫天要价,尤其是借助其垄断地位提出不合理要求。考虑到知识产权是跨国公司获取商业利益的一个工具,政府以其权威性和影响力,可以在保证尊重跨国公司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劝导其充分体谅和照顾中国的现实情况,通过其他方面的利益交换和商业合作,换取跨国公司在知识产权上的适当让步,以缓和中国当前严峻的知识产权形势。
(四)媒体的中立和清醒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商业工具,侵权与否并非评判企业是非的可靠标准。双方今天可能在法庭上针锋相对,唇枪舌剑;明天可能就在法庭外亲密合作、进退与共。知识产权侵权指控只是手段,获得商业利益和竞争优势才是目的,媒体对此应当保持清醒的态度和中立的姿态,避免成为跨国公司商业游戏中的舆论工具。如果跟着跨国公司的侵权指控,哀叹、数落和指责中国企业缺乏知识产权意识,不仅无助于他们的成长,反而有损于他们的声誉。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媒体经常以侵权诉讼为由头,不自觉的借机教训国内企业不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甚至顺应跨国公司的呼声,叫嚷着如何加强甚至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这可能会令人十分反感。因为知识产权不是喊口号出来的,它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巨额的资金投入,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不可能举国上下一旦重视知识产权后,中国企业立即就会全面开花,在各个领域都占有大量的自主知识产权。必须承认,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占有知识产权的相对优势,还将继续保持相当长一段时间。媒体在劝导和鼓励中国企业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同时,也应当肩负起反思知识产权合理性的社会责任,引导民众和政府思考知识产权制度在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的吹捧和挤压下,是否存在知识产权过度保护的情形,从而限制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阻碍了民族企业的成长。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