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引起再审的新证据,即原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同样应当理解为新取得的和新发生的;对于当事人因客观原因经法院延期后仍未在规定期限内提供的新证据,应当严格把握,即“不审理该证据可能导致裁判明显不公的”。
综上所述,证据规则虽然对举证时限进行了规定,但由于过多的关于“新证据”的补充规定,使举证时限的法律作用和审判效果大打折扣,是很不彻底的,这样使法官尤其是一审法官时刻处于担心裁判被改判的尴尬境地。
三、关于默示自认与缄默权问题
证据规则还引入了一项很好的制度,即自认和默示自认。自认是指“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但涉及身份关系的案件除外。”;默示自认是指“对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事实,另一方当事人既未表示承认也未否认,经审判人员充分说明并询问后,其仍不明确表示肯定或者否定的,视为对该项事实的承认。”。
民事案件当事人的缄默权是答辩权的对称,即当事人有权提出答辩,也有权放弃答辩。证据规则关于默示自认的规定是不是剥夺了当事人的缄默权了呢?该规定是不是在事实上推翻了民诉法关于“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了呢?这都是值得推敲的问题。当然,这一规定对法官查明案件事实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与之相邻近的规定还有一个,即“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对方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人,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我们可以暂且定义它为“不利推定”。缄默权、不利推定和默示自认三者是什麽关系呢?它们的界限在哪儿呢?我们认为这三者是法律对当事人答辩权的保护和限制,是递进关系:当事人有权答辩也有权不答辩;但如果对对方的当面陈述采取消极的沉默,经法官充分说明法律后果后仍拒绝答辩,则会产生对其不利的后果;如果对方有证据证明你持有对对方有利的证据而拒不提供,法律则可以推定对方的主张成立。这是法律作为公权力对私权利的一种保护和限制,目的是维护社会的总体秩序和个体利益的平衡。
在实践中有一个问题,向被告送达诉状和有关证据后,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应当认定原告的主张成立吗?被告拒不到庭是行使缄默权?还是默示自认?或者属于不利推定?我们认为应当属于行使缄默权,除非原告的证据能够足以证明其主张,或者法官在向被告送达时对其缄默的法律后果明确进行了充分的说明,否则不能擅自认定构成默示自认,更不能认定构成不利推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