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反思政治目的和探索实现救赎的法治

反思政治目的和探索实现救赎的法治


鲜江临


【关键词】反思
【全文】
  如果我们将社会支配模式的建构和维系,理解为政治,那么政治的确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突出的存在。从家庭政治到小集体政治,再到国家政治,政治成为一种自为形式。自为政治的原始理性在于,实现政治的延续。一个政治家,不论是家庭、小集体政治家,还是国家政治家,如果他不能提出和建构新的政治,必然会着力于既有模式的巩固和维系。 这种政治理性,抛开对政治模式的评价,可以被学术性理解。但是,政治的原始性维系目的,必须结合政治模式的合理性考察。失去政治模式合理性,即社会支配模式失去社会性需求,要实现政治原始性维系目的,也是困难的。因为,实现对政治维系目的,需要花费成本。毫无疑问的是,非合理政治模式产生巨额社会性损害,支付恢复性费用,超出债务人给付能力。
  人治方式下单方意志支配社会的属性,被证实缺乏经济合理性。非合意会导致交易参与人整体性利益亏损,亏损缺乏可行的社会恢复方案。社会人治状态,作为一种高成本的政治运行方式,导致政治模式递进甚至基本维系的努力,在时间维度的关照下成为泡影。非合理政治措施密集的时段,导致社会利益的浩劫性结果,包括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两方面,出现巨大损害,通常径直走向治理模式的崩溃。但也有一些民族,积累了较多的非合意治理经验,尤其是出现了“非合意的反思”,采纳内部性纠错机制,使“损害-纠正”成为了缓解政治模式崩溃的调阀,延绵了政治的原始维系理性。单方治理模式的危害,呈现出部分纠正和弥补的可能性,使某些非合意的治理模式,时间维度上,被有限延伸。
  存在纠错机制的非合意治理,导致社会呈现两方面运动形式。一方面是纠错式的自我救赎,旨在恢复非合意治术的损害,一方面是本源性非合意政治措施的不断继续生发。纠错救赎在农业社会和现代工商业社会不同的组织下,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农业社会的资本规模有限,损害的纠错成本支付价格相对低廉,政治模式维系的机率于是较大。但是,进入工商业社会,社会资本的规模递增和巨大化,非合意政治模式的社会损害结果被放大。治理模式的危害规模和连珠反应增强了。原有的失误,已经缺乏救赎的债务履行人,损害逐渐不再可能被充分矫正,形成对社会交易链条的持续性损伤。非合意治理,开始面临非个别性存在的社会性亏空黑洞。纠错给付成为不可实际操作的政治过程,如缺乏监管的股份化导致的股民利益损失,政府性投资吸纳的社会资本的返还,已经是掩盖在政治模式下的“无力承受之重”,不再可能被纠错救赎机制进行弥补。 陈旧权力支援下的失范集资、私储、投融资,摆下巨大资产黑洞,导致社会性的利益受损者,将不再可能找到债务履行人,从而失去了救济的渠道。这就使说,非合意治理模式,导致了资本社会的纠错和救赎困难,已经导致了救赎的终结。非合意社会的利益受损者,在非合意治理时空,时常不顾游行示威法之规定,云集政府呼喊“xx长、还钱!”。长官也想“还”;甚至,长官真是一个仁慈的人,但他如何偿还得起“非合意治理机制”导致的社会损害恶果?长官也只有在社会历史中,隔三岔五地发蒙。亦有看破此种格局、无能为力的高官,向高玉宝似的,急切的表示:“我要去教书!”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