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黑暗
刘永沛
【全文】
拥 抱 黑 暗
――《教父》如是说
刘永沛*
现在又影一般死掉了,连仇敌也不使知道,不肯赠给他们一点惠而不费的欢欣。……
——鲁迅«
天空一无所有
为何给我安慰
……
黑夜一无所有
为何给我安慰
——海子««
用黑暗求证光明。
如果这是可能的话,我试图去做;如果这是不可能的话,我也试图去做。影子的暗,反衬了光的强,影子的长,何尝不可以反证形象的高大。在黑暗的深不可测的玄渊中,说不定有生命的创痛、扎挣和欢欣。我们可以从黑暗中去探究渺茫的希望的微明,如同我们可以从文学中去读出法律的经义。
一
总的来说,《教父》是一部关于死亡和毁灭的小说。
死亡和毁灭的主题中包含了生理、心理、社会、政治、法律、道德等等因素,而本文的讨论将被限制在一个小小的范围内,试图从《教父》文本的阅读中,从另外的一个维度来看法律与文学以及法律的叙述与文学的叙述。
关于死亡,似乎是轻描淡写,却又是惊心动魄。死亡是人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但常常又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特别是在第二社会中,会成其为一个日常的事务,是其执法过程中的一部分。
我们的讨论就从死亡开始。路加·布拉西,这个令人望而生畏的杀手的死是这样的:
索洛佐和塔塔格里亚把他的手放开,只剩下拉绳子的人还在陪着牺牲者,随着路加倒下去的身子跪下来,拉得很紧的绳子陷进肉里看不见了。路加眼睛凸了出来,活像受到了最大的震惊,这种震惊是他身上仅存的人性。他死了。[1]
当迈克尔经了索洛佐一枪后,
“索洛佐在最后一刹那回过头来,迈克尔清楚地看到索洛佐眼睛里的生命之光熄灭了。看得清清楚楚,就像看到一根蜡烛熄灭了那样。”[2]
然后,迈克尔的枪又对准了警官麦克罗斯基,
“迈克尔向他微笑着扣动了板机。这一枪没有打准,没有击中致命处,打到麦克罗斯基那像牛一样的粗脖子上。他呼呼地大声喘气,活像吞了一大口牛肉,咽不下去似的。他从碎裂的肺里咳血的时候,像是用喷雾器喷出来的一样,空中弥漫着血雾。迈克尔开了第二枪,打穿了他那披满白发的脑瓜盖。空中弥漫着粉红色的雾。”[3]
如此的从容,从容的杀戮,眼睛都不用眨一下!而桑儿的死也有种惨烈的味道:
子弹打中了他的头和脖子。这时,前面那两个人也举起了枪,躲在黑暗小屋里的那个人不再射击。桑儿扑倒在沥青路面上,半截腿还在车门里面。那两个人又向桑儿的身子开火,然后用脚踢他的脸。他们把他的面孔踢得更加不像样子,目的就是要留下出于报私仇而蛮干的痕迹。[4]
人们对死的关注远远高于对生的关注。死亡结束了一切的可能性,也给一切逝去的时空造成了巨大的想象空间,面对死亡的沉思具有天然的深度和厚度。社会并不靠他的出生来划分他所属的“类”,恰恰相反,是靠他的死,他的无可避免的死,他直面死亡时的一瞬来给他打上棺材上的最后一颗钉子,并贴上标签。所以,死亡对人类便具有了永恒的意义,因为我们不知道再生是否可能,也许再生的许诺仅仅是一种手段,以骗人去死。
但问题是,谁有资格让另一个人去死?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中,生命的剥夺是经过最严格的程序的,而在黑社会中,教父只要摆一摆手,就可以让另一个人命归黄泉。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社会到底怎么了?
《教父》把维托·考利昂所来自的西西里世界的黑帮描述为一种自然的力量,这也是他试图在美国重建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家族被描述为“好样的”,而他们所奋斗的美国社会――法律和商业的社会――却是“糟透了”。
很多人把《教父》当成一个战后颓废的美国社会的寓言。但是这本小说只能作为一种奋斗经历来读,即在一个敌视的环境中,为了保护并维持其家庭,可以不惜任何代价。如果要保持家族的特质,就要避免融入美国的文化之中,而这只有一只可能性,相反的可能性,即融入教父的家族之中。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意大利人需要创造一个不同的世界,即可以挑战美国社会的世界。这两个世界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其极端的结果常常是用暴力来解决。[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