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家庭形式
傈僳族的家庭,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的父权制小家庭。这种家庭一般只包括父母和未成婚的子女两代。儿子长大后,从结婚之日起便另盖房子与父母亲分居,组成独立的小家庭。分居时可以从父母那里分得一部分土地,耕畜和其它生产生活资料。按傈僳族社会惯例,父母由最小的儿子抚养,独子一般也不分居,这两者都有父母财产的继承权。若年老无子,可以收养子,养子必须在得到家庭当众认可后才取得享有继承财产的权利。若年老死后无人继承财产,则由本家庭中最亲的一支所享有。通常女儿是没有继承权的,但可以招赘,否则,仅能分到母亲的一串挂珠和一些装饰品。对失去劳动力的老人或失去父母的孤儿,习惯上均由家庭较近亲的人承担关照和抚养的责任,同一村寨的近邻也有尊老扶幼的社会义务;即使碰到饥荒的岁月,社会上也很难看到行乞的现象。这种世代相传的纯朴的传统习俗和道德观念,始终在傈僳族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制约和调节作用,至今仍被人们自觉地履行和尊敬。
傈僳族离婚很简单,离婚时请代表各方的中间人,并刻木为证。当日要杀一口猪,由中间人刻好木刻以猪血涂于其上,再滴上一滴酒就算完事。木刻上须刻中间人的人数及姓名性别,然后交中间人保存。如果有任何一方反悔或否认时,就示出木刻为标记。
若丈夫死亡,寡妇年纪还不大,在征得父母公婆的同意后,也可再嫁人。但习惯上又要求首先转嫁给死者的弟弟或家庭中适合的成员。只有缺乏适合的人选时,她才有外嫁选择的自由。
重婚、纳妾、多妻被社会所允许,而通常是先由妻子提出,有的由妻子出面媒说亲事。成亲后,前妻和后妻一般是分别居住,单独生活,但习惯上一切重大家务事仍由前妻管理掌握,观念上妻妾平等且并没有妻妾之分。
(3)家属和亲属称
父系称谓:祖父、伯叔祖父叫“阿把”,祖母、伯叔祖母称“阿软”,他们称“我”为“利巴”(女姓为“利玛玛”),父亲称“阿爸”,母亲称“阿妈”,他们称“我”为“汪然”,(女姓为“汪然门”)。伯父称“奥五扒”,伯母称“奥俄妈”,叔父称“阿窝”,叔母称“玛友”,他们称“我”为“散然”(女姓称“散玛”)。伯父、叔父和姑父的子女,彼此称呼“阿盖、阿支”(哥哥、姐姐)或“蔺然、蔺玛”(弟弟、妹妹)。
母系称谓:外祖父、外祖母对“我”的称呼和“我”对他们的称呼与祖父、母的称呼相同。岳父、岳母的称呼与舅父、舅母的称谓相同。婆婆对儿媳的称呼是“散玛”或“七玛”(正确的称呼是“七玛”)。媳妇对婆婆的称谓有四种:即阿蔺、阿妈、妈友、司妈。公公对儿媳的称呼是“散玛”或“七玛”。嫂嫂、弟媳叫“玛腊”。相隔三代以上的家庭叫“氏无氏几”,即同一宗源之意。
4、丧葬
陈奇典:(乾隆)《永北府志》卷二十五说:“ 一种,死后火化,抛弃骸骨。”又《永北直隶厅志》卷七兰坪土千总说:” 一种,死后棺葬。”上文证实,傈僳族在古时候是用火葬,也有土葬的。居住在泸水境内的傈僳族,不知从何时起,除个别人死于非命而火化外,一般正常死去的都用土葬。成人死后,全村停止劳动二至三天,本村居民及亲友携带酒、猪、羊和粮食等牺牲品前往吊唁,并帮忙为死者洗脸、梳头、换新衣。死者停放火塘旁边,头放地势高处,头前供酒饭各一碗,肉若干斤。入殓后仍放原处大约两个小时。出殡前,先撬开正门左侧的隔板或篾巴,出殡时将尸体从此处抬走。然后放于门前约三个小时,此时所有亲属唱祭歌,跳“送葬舞”(傈僳语叫“施俄登”)。
出殡时的棺材通常由儿子抬,若无儿子,就由侄儿抬,棺材由六块木板制成。入坑后头部向高处,平卧,面朝天。墓顺序排列,男在左,女在右,按辈次由右向左横列,墓之大小视死者年龄而定。墓由青石板和灰土修建,墓前供米饭,小米饼等为祭品。
殉葬物不入土而悬挂在墓上方的木桩(傈僳语叫“骂把”)上任其腐烂。殉葬物一般是死者生前的常用物,如男子的弓箭、烟袋、挎包,女子的背萝和织具等。但铁器之类一律不能埋入坟中。傈僳族一般不修碑墓。人死未入藏前,亲友与村里人忌食辣椒。葬后第三年扫墓一次,以后就不再扫墓祭奠。
5、传统节日
傈僳族的传统节日主要为一年一度的“盍升节”和秋天的“收获节”。
“盍升”即过新年的意思,一般在公历十二月下旬进行,具体日期按自然物确定,每年都不一样,村与村也不一样。“盍升”期间,一般都要宰杀猪羊,酿制水酒,舂籼米粑粑和糯玉米粑粑。为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与粮食丰收,要将第一块舂出的籼米粑粑放少许在房角柱子,桃、梨等果树上,并先盛一小碗饭给狗吃,以表示对狗给人间带来各种的回敬。除夕之夜吃团圆饭,即使是在外的家人也要为他铺设碗筷。大年初一的黎明前,各家族中德高望重的人到各家各户,为死者祭祀,祭祀时,首先各家都要在屋正中摆设一扇簸箕,里面放好酒、肉、米饭、籼米粑粑,祭者还必须拄着一根用竹子做成的“魔杖”。道师一到,祭祀就要开始了。祭词大意是:“一年数尽十二月,一月数完三十天。在过去的一年里,由于你为我们保佑,我家粮食满了柜,我家牛羊满了厩,我家子孙满了堂,今日为回敬你而杀了猪、宰了羊,给你做了一顿美味,请来吃啊,请来吃!但愿明年也象今年,万事如意。”然后在祭词里把死者的灵魂送到天堂,最后说:“你爷有十三张铺,你奶有十二张床,你去抢占其中的一床。我是不能跟你进去了,因为家里还有不懂事的小孩,火烧着脚也是不好的,走路跌着头也是不好的,而且目前正是春耕大忙季节时期,我要回去做我应做的事情。”最后,道师把捏在手中的魔杖撇断两节,以借故不能再走中路,要让家人来把他捡回去,祭完后主人家给部分猪内脏,以示谢酬。
新年期间在门口按人数插青松枝,并在堂屋正中摆放松毛,以示清除疾病,吉祥如意。初一到第十三天之中,人们忌进猪圈,以免生喉结,忌吃稀饭,以免年内干活时遇到天雨,初一这天一般不进别家门。这个期间,人们聚集在村中的公共场所,进行射弩比赛、对唱、打单人秋千或四人秋千。四人秋千傈僳语叫“按尼祥来”。[21]这种四人秋千习惯上从初一玩到第十三天,而且要连续架设三年,隔三年后还可再架三年,如此下去。
傈僳族还有“春浴”的习惯,“盍升”的第二天起,人们带上行李、食物,到温泉附近搭竹棚,洗温泉澡,一住就三五天。在六库河边的登梗温泉,早在百年以前即形成了群众性的赛诗对歌的“澡塘会”。很多青年男女,即在“阔时”和“澡塘会”通过赛诗、对歌、跳舞等各种文娱活动相结识,并由此订下终身姻缘。原碧江县的紫楞温泉,也是傈僳族人民“春浴”的一个地方。
“收获节”为全年农历九至十月份,当新谷、玉米开始收获时,家家户户都煮酒尝新,并聚集在林中广场,高烧篝火,老人弹琵琶,讲述远古的传说和史诗,青年们则跳舞欢歌,通宵达旦,尽兴方散。不过现在已没有过去热闹,甚至有些地方不再搞秋收节了。
三、禁忌制度与习惯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