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一次法人类学的具体体验——云南省怒江大峡谷傈僳族习惯法文化简析

  据考证,傈僳族原居住于四川的雅砻江和川滇交界的金沙江两岸的广大地区,后来逐渐由东向西迁徒进入怒江。傈僳族人民现在自豪地称自己为“三江的主人”。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从语言系属、氏族图腾、地理分布、风俗习惯等方面考察,傈僳族与彝族有密切的族源关系。公元一至三世纪,傈僳族与彝族的先民,居住在当时的越西、犍为、台登、邛都、定笮一带,即现在的西昌、冕宁一带。关于傈僳族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唐樊绰《蛮书》。该书中所谓的“粟粟两姓蛮”即今傈僳族的先民。“粟粟”一直处于“勿邓”、“两林”两个强大部落的统治之下,尚未形成统一的部落组织,以狩猎采集生活为主,还未进入农业社会。元、明时期,傈僳族先后受丽江路军民府和丽江土司府木氏的统治。十五世纪以后,丽江木土司与西藏农奴主之间进行了长期的争夺战,沦为木土司农奴的傈僳族人民,因不堪兵丁的劳役之苦,在其氏族首领括木必的率领下,于1548年至1549年(明嘉靖27、28年)从金沙江过澜沧江,翻碧罗雪山进入了怒江。十九世纪以来,傈僳族又进行了几次由东向西的大迁徒,一次是1803年(清嘉庆八年)傈僳族恒乍绷起义之后的大迁徒,一次是1821年(清道光元年)永平县北傈僳族唐贵起义后的大迁徒,一次是1894年(清光绪二十的年)永平县北傈僳族丁洪贵、谷老四起义后的大迁徒。继最早进入怒江的荞氏族“木必”家族之后,傈僳族中的虎、熊、竹、蜂、鼠、鱼等十八个氏族,也先后进入了怒江,并成为怒江各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据1986年统计泸水县境内有傈僳族57945人。
  (二)社会经济制度
  1、社会制度
  (1)氏族
  泸水县境内的傈僳族有十几个氏族。有腊扒拾(虎氏)、阿吃拾(羊氏)、表拾(蜂氏)、旺拾(鱼氏)、呜扒拾(熊氏)、玛打拾(竹氏)、木必拾(荞氏)等,其中以木必拾氏族人数最多。这些姓氏也许是原始氏族的“图腾”同一氏族的人,分住于不同的地方,几个氏族或一个氏族的几个支系,同住于一个村内,也有和其它民族杂居的。由于地域上的阻隔,社会组织已不完全按血缘,而是地域性的认识了。氏族间的联系已不很密切,互相之间也没有什么约束力。近亲的弟兄分家迁到别处后,中间也很少联系,共同的祭祀,共同的墓地等也不多见。但每逢节日,老人喜给青年人讲述前辈英雄事迹以及谁恩谁仇的故事,因而一般的祖先世系迁徙经过都记得非常清楚。
  到现在为止,“氏族”这一名词早已变成文化的概念,在现实生活中基本失去作用。
  (2)氏族图腾传说
  傈僳族的各氏族名称是氏族图腾的反映。
  较普遍的说法有:“刮扒”也称“木必扒”(荞氏)人解释,相传在古时候有一女子因吃荞而受孕,生下的后代就是刮扒氏族的祖先;腊扒(虎氏)人解释,相传古时候有一姑娘上山砍柴,被老虎看见,虎化身为一美貌的青年男子,要娶姑娘为妻,如拒绝就会伤她,姑娘被迫与虎成婚,生下的后代就是今天的腊扒氏族的祖先,并传说从前老虎是不伤害腊扒人的,但是在今实际生活与习俗中,除了在习惯上还保持腊扒、刮扒这人氏族的名称之外,已经找不到图腾崇拜的任何痕迹。在青年人中,大多数仅知其氏族名称为荞或虎,却不知其所以为荞或虎之图腾传说。
  2、经济制度
  (1)生产力
  山区生活改革前,傈僳族在农业生产上不习惯于积肥施肥,耕作十分粗放。旱地犁过一道以后,将土块敲碎整平,然后用一根棍子戳洞点种玉米,锄草一次后就等着收割。由于地势是山高陡多,二十五度以下的地块极少,经过两三代人的修整也很难整平一块固定面积,因此,大多数人常常是用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来维持年后一至二月的生活,此后的生活基本上是东借西要,同时也依靠能吃的野菜、果来充饥。
  手工业没有脱离农业,种类也很少。直至改革前都还不会自制锄头、斧头,更没有铁匠。改革后,铸造犁头是从兰坪、保山等地学来的。家庭手工业主要是以纺织为主,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傈僳族种麻,妇女基本都会织麻布,但纺织工具简单。傈僳族不制水磨、石磨,只三五户人家共有一个用作舂玉米的木碓。直至现在,在泸水北部的傈僳族仍然使用木碓。
  由于生产力低下,几乎没有剩余产品,因而可供出卖的农产品不多,只用少许的农副业产品和野生药材换回自己所必须的物品。外地商人带来的多是铁制农具、铁三脚架、盐巴、装饰品、成衣、土布、牛羊等物,用以交换本地的生漆、漆油、黄连、贝母与麻布等土特产品。傈僳族内部的以物易物的交换,是根据某一物的价值而定,比如两只鸡可换一头小猪,而两头小猪又可换一头小牛。土地买卖也多用猪、牛、粮计价。直到现在,很多村民尤其是住在山上的傈僳族山民仍然进行以物换物的原始交易方式。我经常发现,即使是在县城所在的鲁掌镇赶集天,整个市场上能够认识“称”的人少得可怜。卖鸡讲只数,卖水果论碗数。为此,还专门在镇政府举办了一次如何认“称”的培训班。由此可见远离县城的其它乡,情况就更加严重。但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已经开始有到县城、乡摆摊子的生意人。
  (2)耕作技术
  傈僳族普遍使用的主要农具有砍刀、铁犁、铁锄、镰刀、斧头等。
  由于怒江两岸地势呈“V”型,再加生产工具的简陋,因此生产力水平很低,除稍富裕的人有一点水田外,其余全是旱地。旱地分“牛犁地、手挖地”两种。两种耕地的划分是按耕地的坡度大小而定,手挖地一般是三十五度以上的地,因此傈僳族形容它是“挖在鼻梁上、吃在嘴巴上”,这种形容一点也不过分。由于山高坡陡,加之气候垂直,因此大部分土地一般只种一季大春作物,粮食作物几乎全是包谷,小春种植面积很少,主要有小麦和荞子。人们一般不好种植经济作物,记得有一次镇里给三个地势较高的村寨发桐油树种子,让农民种一些经济林木,可大多数农民却将种子用去换了酒喝。
  农业耕作技术粗放,水田一般二犁一耨;牛犁地一般是一犁或二犁,随后就用一根木棒戳个洞,每洞投放包谷籽三至四粒,用土盖上,播种就完毕。每行距离二尺五左右。包谷点种完后,大多在包谷行中间种黄豆、南瓜、黄瓜、四季豆等。间种作物的多寡视土地的肥沃程度而定,多的间种作物达五六种之多。包谷一般只中耕耨草一次(高山一带耨两次)。荞、麦、豌豆等,一般只犁一道。最精耕细作的算是育辣椒苗了。荞、麦之类的地很少中耕锄草,因而往往田间杂草丛生。这种耕作方式一直到现在,还没有根本上的改进。
  农民在田中也有施肥的,但由于缺乏肥源和施肥习惯,人们对施用人类肥视为禁忌,不仅田里不施人类肥,也不习惯修厕所。至于禽畜粪便,也由于农民素无积肥习惯,在畜圈内不垫草而任肥料流散。人背肥料也有禁忌,认为背了牲畜粪会生病,因此仅使个别人背肥,也在施肥前先要吃些酒、肉和玉米干饭,认为这样可以避免生病。由于上述原因,愿意施肥料的很少,特别是“手挖地”一般都不施肥。自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以来,傈僳族的这种禁忌已彻底废除,山下的村民不仅会积肥、施肥,而且有时也购买一点化学肥料。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