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农业神话的破灭——民企在港市中不能承受之轻
曹乃婷
【全文】
伴着轰轰烈烈的大陆民企赴港上市的热潮,欧亚农业凭着“高科技、高增长”旗号的成为这股浪潮中尤为显眼的股市新宠。2001年10月欧亚农业在美国《福布斯》杂志排名中跻身为“全球最佳200家小型公司之一”,同时欧亚农业的董事会主席杨斌被评为2001年度中国内地富豪榜第二名。直至2002年4月知名投资银行摩根士坦利还发出报告,给予欧亚农业增资持股投资评级。无数光环容积一身的欧亚农业更是以招股书和年报上的巨额盈利和迅猛发展的势头赢得港市无数投资者的青睐,股价一度彪升至2.8港元。一时间,在全球股市一片低迷的大环境中中国大陆的民企股犹如寒冬中的一支独秀,格外具有活力。可惜好景不长,随着欧亚农业大股东个人涉嫌违法违规行为、公司关联交易颇受质疑、财务利润涉嫌造假以及高级管理人员的纷纷辞职等一连串事件,欧亚农业在短短几个月之间遭遇了停牌、崩盘、清算,甚至司法机关介入调查等重重危机。一个欧亚农业倒下来了,同时也把无数投资者手中昔日追捧的股票永远定格在0.38港元/股。一个新农业致富的神话破灭了,也带来了港市民企股的信用危机和跳水式股价大跌。如何面对这样一个来也汹汹、去也匆匆的典型案例?也许现在该是我们冷静反思赴港上市浪潮的时候了。
一、 回首当初绕道而行的苦衷和期盼:
在港市民企股接连下挫的今天,有人开始检讨内地民企舍近求远,不顾曲线上市更加繁琐的程序和高昂的费用来到人生地不熟的香港是被热情冲昏了头脑。究竟这是一时冲动还是事出有因,还得先从民企赴港之初的处境说起。
人们常用“海外圈钱”来形象的描述赴港上市的内地民企。也许圈钱一说过于直白,但是民企们试图通过境外上市筹集资金的强烈愿望却昭然若揭。
多数民营企业在个人资本投资完成原始积累后,企业内部的资金已很难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求。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政策偏见和自身缺陷,在夹缝中成长的民营企业(实际上就是私营企业)融资渠道十分狭窄,筹集资金几乎成了企业再发展的瓶颈问题。首先是获取银行贷款难。民营企业紧迫的、高频率的、风险大的流动资金贷款往往得不到国有银行的支持。其次是抵押和担保难,银行在回避风险的考虑下往往不承认民企提供的有效资产担保。第三是境内上市融资难,国内主板市场主要为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融资服务,而且受制于发行“通道”的限制,追求承销利润最大化的券商投行部门不愿意在花费几乎相同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的情况下作规模相对较小的民企。更重要的是深圳创业板市场迟迟不开,这让门外排成长队等候上市的民营企业在坐失商机的无奈中,已没有了无限等待的耐性。于是在香港政府的推动下,在各种两地举办的“上市推荐会”、“融资洽谈会”上内地民企以前所未有的热情看好在港市的融资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