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也谈“诚信” ——从向玛蒂尔德学习说起

  我想,在当今中国诚信极度缺失的危机面前,若要从伦理学的角度来寻求找回诚信的办法,那么大力宣传弘扬“明礼诚信”的基本道德规范,并且号召“向玛蒂尔德学习”,应该不啻为一剂良药。然而,仅仅从道德教化的层面来重建诚信中国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不诚实无信用的行为仅仅是受到一些道德上的不痛不痒地谴责(甚至有的连道德谴责都没有受到),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相反,行为人还能从欺骗、失信的行为中获取利益(有的甚至是暴利),那么恐怕无论你怎么教育和感化,他也不会改过自新,因为又有几个人心甘情愿丢掉金山守柴房呢?
  我们依靠道德教育已经两千多年了。孔夫子早就讲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意思是:用政令来规范人们,用刑罚来统一人们,老百姓只能免于犯罪,但没有廉耻之心;而用道德来规范人们,用礼教来统一人们,老百姓不仅有廉耻之心,而且愿意归顺。)可是,现在的情形却是“无免无耻无格”啊!从企业到学校老师到政府,诚信丑闻频出:南京冠生圆的“月饼陈馅”、广东河源的“瘦肉精”、银广厦、蓝田股份、仪科惠光等事件,还有湖南、广东的高考集体作弊、南丹政府隐瞒矿区事故的死亡人数的政府失信,等等。说什么诚实信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为什么眼下这“传统美德”几乎濒临崩溃之边缘呢?
  不要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这些牢骚话,问题的关键可能还在于封建社会里传统的诚信与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有着质的不同。对此,清华大学秦晖教授的分析极具穿透力,他说:“自然经济下封闭的亲人熟人小圈子的关系可以靠亲情,市场上陌生人之间打交道靠什么?当然惟有诚信。”——这便从经济基础的角度揭示了“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方式在今天严重失灵的原因。(事实上,在古代中国,诚信做得也并不好。秦教授指出:“我国传统文化虽然重视诚信,但那时的长期专制的确产生了直言贾祸、真诚多磨的弊病。……而‘诚’既不存,夫复何‘信’?”)无独有偶,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也认为目前中国、韩国等的家族企业中的信任关系是“建立在血缘和亲情关系上的信任”,福山认为这是一种“低信任”。(《南方周末》2002.3.21 :《团体生活重建信任》)既然传统方法已不奏效,怎么办?秦教授认为:“欲求一诚信的社会,宣传诚信的重要性固然应当,在制度安排上进行改革,让人们养成讲真话和以诚相待的习惯则是关键。”(《南方周末》2002.2.7 :《以诚求信》)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