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参见姜明安:《澳大利亚新‘行政法’的产生及其主要内容》,载《中外法学》1995年第2期。 22参见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顾培东等译,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第109页。 23托马斯·弗莱纳:《两大法系中的行政法与司法的作用》,冯军译,载《环球法律评论》2002年春季号。 24和田英夫:《现代行政法》,倪健民等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第15页。 25和田英夫:《现代行政法》,倪健民等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第15页。 26A. C. Aman, The Limits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Future of Administrative Law: From Government to Governance, Indiana Journal of Global Legal Studies, Vol. 8, 2002. 27经济学家配第(W. Petty)、诺思(D. North)以及孟德维尔(B. Mandeville)等的学说清楚地反映了这一特点。参见马克思:《〈批判史〉论述》,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55页。 28罗尔夫·斯特博:《德国经济行政法》,苏颖霞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页。 29理查德·B.斯图尔特:《美国行政法的重构》,沈岿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6-7页。 30参见魁奈:《魁奈经济著作选集》,吴梦丹等选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05页。 31莫里斯·奥里乌:《行政法与公法精要》,龚觅等译,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 32托马斯·弗莱纳:《两大法系中的行政法与司法的作用》,冯军译,载《环球法律评论》2002年春季号。 33参见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郭大力等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27页。 34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86页。 35保罗·萨缪尔森:《中间道路经济学》,何宝玉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88页。 36 A. C. Aman, Ceding Public Power to Private Actors: Globalization, Democracy, and the Need for a New Administrative Law, UCLA Law Review Vol. 49. 37王名扬:《美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8页。 38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68-369页。 39参见蔡志方:《欧陆各国行政诉讼制度发展之沿革与现状》,载《行政救济与行政法学(一)》,三民书局1993年版,第34页;和田英夫:《现代行政法》,倪健民等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第135页。 40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三卷),朱泱等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22、138页。 41莱昂·狄骥:《公法的变迁》,郑戈等译,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51页。 42参见莱昂·狄骥:《公法的变迁》,郑戈等译,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50-55页。 43参见兼子仁、叽部力、村上顺:《法国行政法学史》,岩波书店1990年版,第13页。转引自何勤华:《西方法学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0页。 44莱昂·狄骥:《公法的变迁》,郑戈等译,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40页。 45伯纳德·施瓦茨:《美国法律史》,王军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29页。 46参见哈耶克编著:《个人主义与经济自由》,贾湛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15-17页。 47参见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沈宗灵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67-69、83-84页;马丁·洛克林:《公法与政治理论》,郑戈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40页。 48萨缪尔森:《经济学》,高鸿业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31页。 49理查德·B.斯图尔特:《美国行政法的重构》,沈岿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91页。 50黄锦堂:《行政法的概念、起源与体系》,载《行政法2000》(翁岳生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