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骗方事先精心设计并诱人签订根本无法履行的加工承揽合同。被骗方一旦签订合同便落入圈套,合同不但无法履行,而且事先交付给骗方的定金或质保金无法追回。
7 骗方先派人以卖方或推销方的身份出现,推销某种商品,使被骗方以为有人出卖某种商品且价格低廉;然后骗方再多次派人以求购方的身份出现,使被骗方又产生有多人要买这种商品且价格较高的假象。最后被骗方求利心切,与"卖方"签订这种商品的购销合同并付了货款,但“求购方”却不知所踪。
8 骗方利用发布信息的方法,声称自己有一批产品急需加工,加工费高出一般厂的几倍,引诱一些企业上钩,但要求先签订合同,并预先支付一定数额的信息费和合同保证金。受骗方待合同签订,支付信息费和保证金后,方知根本无产品加工。还有就是骗方发出要约引诱,欲寻求货物销路,推销技术专利,提供技术服务,或寻求合作、联营伙伴等,骗取定金、预付款、货款、技术服务费等财物。
9 骗方先行电话订货,然后利用外地汇款的时间差,先通过银行向供方汇去少量款,取得盖有银行公章的汇款单后,再用涂改液改为大额汇款,用传真机发往供方。供方见到传真机汇款单时即发货,通常发现受骗后,货已被提走。
其实犯罪分子的文化程度大多不高,但为什么此类犯罪案件却屡屡得逞呢?我们应当怎样做才能有效防止合同诈骗呢?通过以上手段的分析,可见企业或个人在经济交往中应提高警惕,主要做好以下几点防范措施:
1、签订合同前,合同当事人要通过法律顾问、律师、工商、银行等各种有效途径,摸清对方的主体资格、隶属关系、注册资金、经营状况、履约能力等,核准对方提供的有关文件、材料,然后再确定是否签订合同。
2、签订合同要细心、认真,严格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力求合同条款完备准确,不生歧义。重大合同可以请律师帮助签订,签订合同时也可以请公证机关进行公证。
3、在签订借贷、买卖、货物运输、加工承揽等合同时,可以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规定,通过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定金等方式设定担保;不要轻易给对方发货。
4、合同当事人要注意按照合同的规定行使权利,如对标的物的检查、验收,注意对对方交付的货单、票据等辨明真伪。
5、用法律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万一被骗,及时通过法律途径补救,切莫贻误挽回损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