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自身在发展中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最早是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作为商业信用出现的信用筹码的形式,那时的信用卡类似于对信誉良好人士的优待券,得到它的人可以在商店先行购买商品,约期付款。第二个阶段出现了塑料卡片,并逐渐有了银行机构发行的银行卡,这些银行卡有着一些固定的、标识性的外观特征,随着制作的发展,出现了磁性卡。磁性卡的典型特征在于其黑色的磁性带,磁性带是一种磁性储存晶片,也被成为磁气(sutoraipu),它是卡主保密资料的储存主体,卡主持卡消费时,供信用卡电脑终端设备(POS)或自动柜员机(ATM)通过磁性带阅读信息、鉴别信用卡的真伪,给予交易授权。第三个阶段是智能卡阶段,智能卡通过在卡上安装微型电脑芯片储存保密资料,这种卡片将在未来取代磁性带的信用卡。我国目前尚未有智能信用卡,世界各国大量使用的也是磁性卡,当前对于信用卡的伪造犯罪,基本都是针对磁性信用卡的伪造。
对信用卡的伪造,关键在于盗取信用卡黑色磁性带中的保密资料,制作信用卡的卡片叫“白卡”,可以从市场上直接购买获取,信用卡上发卡银行名称、标志、注册商标等一般特征也可以通过打卡机、烫印机、凸印机等制作完成。所以,实践中多数犯罪分子随身携带向其他犯罪分子购买或是自己先期制作的“半成品”的信用卡,即已经具备基本外观特征的信用卡,一旦个人信息盗窃到手,通过写磁输入,即完成伪造。可见,信用卡的伪造关键在于盗取个人信息。
实践中,常见的盗取信息的方式有以下几种,第一,使用特殊的器材,如盗码机;第二,通过窥视获得持卡人的密码等保密资料,如在持卡人在ATM机上取款、在商户消费中输入密码时偷看,或是在ATM机上非法安装摄像头、或在远处使用高倍望远镜通过推断输入手法获知等;第三,利用持卡人丢弃的ATM、POS回单,回单上记录的帐号等信息也帮助犯罪分子获知有关信息;第四,持卡人在消费中的泄露,当前,使用信用卡电话购物、网络购物十分盛行,犯罪分子在电话、网络的传输中使用技术手段盗取得到有关信息;第五,其他方式,包括购买小偷偷窃的钱包,由于小偷只想获取钱包中的资金,对于有关证件则“乐意”卖给他人,或是偷窃临时停放的车辆中车主的证件等等。
在上述这些方式中,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是通过一种器材——盗码机来盗取持卡人的信息。盗码机也叫读码机、读取机、猫崽机和测录机,是从真付款卡上复制磁条资料,然后将这些资料转移到假卡的磁条上的器材。盗码机是用电池操作的一种器材,体积如手掌大小,最小的形似BP机状,这种器材设计有卡槽,将信用卡磁性带划过卡槽,盗码机就可以将卡上磁性带中的信息资料盗取、存储在机内,一般的盗码机可以盗取200-300组资料,最多的可以达到800-1000组。由于其体积小巧,携带、运输方便,存储量大,成为信用卡犯罪的常见工具。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