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王守仁的“致良知”理论及其在法律上的运用

  在监狱的管理方面,他认为,京师提牢厅为“天下之狱皆在焉”(107)的处所。对监狱的管理,是“天下之至繁也,至重也,至猥也,至难也”的工作。因为“狱之系,岁以万计,朝则皆自提牢厅而出,以分布于十三司。提牢者,目识其状貌,手披其姓名,口询耳听,鱼贯而前。自辰及午而始毕,暮自十三司而归,自未及酉。其勤亦如之。固天下之至繁也。其间狱之已成者,分为六监,其轻若重而未成者,又自为六监。其桎梏之缓急,扃钥之启闭,寒暑早夜之异防,饥渴疾病之殊养,其微至于箕帚刀锥,其贱至于涤垢除下,虽各司于六监之吏,而提牢者一不与知,即弊兴害作,执法者得以议疑拟于其后,又天下之至猥也。狱之重者入于死,其次亦皆徒流。夫以共工这罪恶,而舜姑以流之于幽州,则夫拘系于此,而其情之苟有未得者,又可以轻弈之于死地哉?是以虽其至繁至猥,而其势有不容于不身亲之者,是盖天下之至重也。”(108)因此,要把监狱管理得妥善得当,是很不容易的。为了使罪犯能够改过自新,对罪犯就要“容有以生其心”,同时还要使他们“免无法外之诛”,(109)这样才能更好地改造犯罪分子,使他们去其心之蒙蔽,发现己心之良知,从而重新成为“善人”,当然,对于那些罪大恶极之人,也要依法惩处。在他看来,最好的管理办法是“令不苛而密,奸不弭而消,桎梏可弛,缧线可无”,(110)这样便能够达到天下太平,治安巩固的目的。
  综上所述,王守仁作为地主阶级的思想家和理论实践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在“存天理,灭人欲”及“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基本思想指导之下,提出并实施了许多政治法律方面的理论、措施。他把天下大治最终归结于以下十个方面的治理,即:
  “经之天文所以立其本也;经之地理所以顺其利也;参之食货所以遂其养也;综之官政所以为均其施也;节之典礼所以成其俗也;达之学校所以新其德也;作之选举所以用其才也;考之人物所以辩其等也;修之宫室所以安其居也;通之杂志所以尽其变也。故本立天道可睹矣;利顺而地道可因矣;养遂而民生可厚矣;施均而民政可平矣;俗成而民志可立矣;德新而民性可复矣;才用等辨而民治可久矣;居安尽变而民义不匮矣。修此十者以治,达之邦国天下可也。”
  正是由于在实践中为达到这十个方面的治理而努力不懈,使他所管辖地区的社会生活发生了一些变化。
  王守仁的上述理论基本上是沿袭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同时掺进佛、老二氏的思想,最终形成的与程朱理学相分别的一种理论。他从新的方面来解释儒家经典,使儒家经典能在现实生活中继续发挥其道德教化的作用。作为地主阶级的代言人,王守仁为封建统治者们辩护和献策,提出了新的理论来维护已经混乱的封建秩序。他不仅敌视农民起义,镇压农民的反抗斗争,而且在镇压农民起义时,反对过多的招抚,认为“盗贼”之日滋,是由于招抚太滥,而要杜绝“盗”的发生,就必须坚决地镇压。在当时,无论是他的理论,还是他在社会上的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巩固封建统治,维护明王朝统治的作用。因此,明王朝统治者对他的评价极高,称之为“学达天人,才兼文武”的“真儒”。当然,从另一方面看,王守仁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的一些具体作法,如要求重视教化,重视赏罚,要求因时致治等。也未必是不可以研究借鉴的。
  
【注释】※ 本文曾被收入国家“七五”社科重点课题和国家“八五“重点出版物《中国法律思想通史·明代卷》。

(1)《王阳明全集》(以下简称《全集》卷四:《与杨仕德、薛尚谦》)。

(2)《全集·大学问》

(3)《全集·传习录上》。

(4)《全集·传习录上》。

(5)《全集·传习录上》。

(6)《全集·传习录上》。

(7)《全集·亲民堂记》。

(8)《全集·书赵孟立卷》。

(9)《全集·亲民堂记》。

(10)《全集·传习录上》。

(11)《全集·传习录上》。

(12)《全集·传习录上》。

(13)《全集·重修山阴县学记》。

(14)《全集·答聂文蔚》。

(15)《全集·书朱子礼卷》。

(16)《全集·书朱子礼卷》。

(17)《全集·亲民堂记》。

(18)《全集·重修六合县儒学记》。

(19)《全集·申行十家牌法》。

(20)《全集·申行十家牌法》。

(21)《全集·申行十家牌法》。

(22)《全集·牌行南宁府延师讲礼》。

(23)《全集·申行十家牌法》。

(24)《全集·与杨仕德薛尚诚》。

(25)《全集·传习录上》。

(26)《全集·礼记纂言序》。

(27)《全集·陈言边务疏》。

(28)《全集·重修浙江贡院记》。

(29)《全集·山东乡试录》。

(30)《全集·山东乡试录》。

(31)《全集·送别省吾林都宪序》。

(32)《全集·山东乡试录》。

(33)《全集·山东乡试录》。

(34)《全集·送别省吾林都宪序》。

(35)《全集·山东乡试录》。

(36)《全集·送别省吾林都宪序》。

(37)《全集·书林司训卷》。

(38)《全集·传习录上》。

(39)《全集·论元年春王正月》。

(40)《全集·重修六合县儒学记》。

(41)《全集·重修六合县儒学记》。

(42)《全集·谕俗四条》。

(43)《全集·谕俗四条》。

(44)《全集·传习录上》。

(45)《全集·重修文山祠记》。

(46)《全集·山东乡试录》。

(47)《全集·传习录中》。

(48)《全集·送别省吾林都宪序》。

(49)《全集·传习录中》。

(50)《全集·告谕》。

(51)《全集·告谕》。

(52)《全集·行岭北道申明教场军令》。

(53)《全集·南赣乡约》。

(54)《全集·优奖致仕县丞龙韬牌》。

(55)《全集·十家牌法告谕各府父老子弟》。

(56)《全集·中谕十家牌法增立保长》。

(57)《全集·象祠记》。

(58)《全集·立崇义县治疏》。

(59)《全集·牌行崇义县查行十家牌法》。

(60)《全集·传习录上》。

(61)《全集·申行十家牌法》。

(62)《全集·批江西布政司清查造册呈》。

(63)《全集·寄杨邃庵阁老二》。

(64)《全集·行岭北道裁革军职巡捕牌》。

(65)《全集·山东乡试录》。

(66)《全集·禁革轻委官》。

(67)《全集·山东乡试录》。

(68)《全集·山东乡试录》。

(69)《全集·陈言边务疏》。

(70)《全集·陈言边务疏》。

(71)《全集·陈言边务疏》。

(72)《全集·传习录上》。

(73)《全集·传习录上》。

(74)《全集·传习录上》。

(75)《全集·传习录上》。

(76)《全集·与安宣慰二》。

(77)《全集·牌行崇义县查行十家牌法》。

(78)《全集·乞宽免税粮急救民困以弭灾变疏》。

(79)《全集·乞宽免税粮急救民困以弭灾变疏》。

(80)《全集·奏报田州思恩平复疏》。

(81)《全集·绥柔流贼》。

(82)《全集·绥柔流贼》。

(83)《全集·收复九江南康参失事官员疏》。

(84)《全集·申明赏罚以励人心疏》。

(85)《全集·万松书院记》。

(86)《全集·升荫谢恩疏》。

(87)《全集·升荫谢恩疏》。

(88)《全集·绥柔流贼》。

(89)《全集·申明赏罚以励人心疏》。

(90)《全集·处置从逆官员疏》。

(91)《全集·恤重刑以实军伍疏》。

(92)《全集·奏报田州思恩平复疏》。

(93)《全集·咨投湖广巡抚右副都御使秦夹攻事宜》。

(94)《全集·犒赏新民牌》。

(95)《全集·绥柔流贼》。

(96)《全集·收复九江南康参失事官员疏》。

(97)《全集·传习录下》。

(98)《全集·送方寿卿广东佥宪序》。

(99)《全集·送方寿卿广东佥宪序》。

(100)《全集·禁省词讼告谕》。

(101)《全集·禁省词讼告谕》。

(102)《全集·禁省词讼告谕》。

(103)《全集·谕俗四条》。

(104)《全集·告谕庐陵父老子弟》。

(105)《全集·寄杨邃阉阁老》。

(106)《全集·行岭北等道议处兵饷》。

(107)《全集·提牢厅壁题名记》。

(108)《全集·提牢厅壁题名记》。

(109)《全集·重修提牢厅司狱司记》。

(110)《全集·疏通盐法疏》。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