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法律思想,是他的封建正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他的道统论为指导的。
道统论是韩愈在政治思想上排斥佛、老,继承、修正和捍卫儒学正统的基本理论依据。它是韩愈基于排斥佛、老的需要,面对佛、道二教自诩源远流长的“祖统”或“法统”,为了阐明自己学有本源,足可与之相对抗并且战而胜之,因而在《原道》一文中提出来的。按照这种理论,所谓道,就是儒家学说中的仁与义的内容的综合。他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已无待于外之谓德。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服麻、丝,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7)。这实际上就是儒家传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8)的道理。它在现实生活中具体运用所要求达到的目的,就是要求稳定地维持一种君主统治百姓,百姓服事君主,臣子辅佐君主以统治人民的天经地义的封建秩序。至于所谓道统,简而言之,就是儒家关于道的传授系统。这个系统是靠那些神而明之的圣人建立起来的。据认为,像孔丘,便是“其贤过于尧舜远者”(9)的大圣人;孟轲,也是“其功不在禹下”(10)的大圣人。他们都是上述那种自古以来的不易之道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有了他们,道统才得以绵延不断,封建统治才得以代代相传。但是不幸得很,到了孟轲以后,这个道统就中断了。他说:“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之,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11)。于是,圣王之道“浸以微灭”,“唱释老于其间,鼓天下之众而从之”。(12)佛老便乘虚而入了。他认为,佛老的蔓延、危害是极端严重的。其要害就在于他们所讲的道,和儒家正统的圣人之道针锋相对。他强调说:老氏也讲道,但是“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13)总之,老子的道是“坐井而观天”的“小人”之道。至于佛氏,他们所讲的道,则更是所谓“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的“夷狄”之道(14)。他们“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15),甚至号召“‘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静’、‘寂灭’”(16)。总之,它“伤风败俗,传笑四方”(17),危害是无穷的。那么,应当怎样来改变这种邪道横流的现实呢?他认为,只有由他来继承中断了的“道统”,继孟轲之后来传播和复兴先圣先王之道。对于佛老,具体的对策是:“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其亦庶乎其可也”(18)。就是说,要按照没有堵塞的地方就没有水的流动,没有停止就没有行进的道理,责令僧、道还俗为民,烧毁他们的经卷,没收他们的庵观寺院,用先王之道去教导他们。这样,像鳏寡孤独废疾一类不得其养的社会问题,就都可以解决了,天下也就可以太平无事了。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