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一切封建统治,都是建立在对广大农民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的基础之上的。但是,比较清醒的封建统治者,往往能根据阶级斗争的形势,审察政治上的得失,注意汲取“一张一弛”的统治经验,运用“宽猛相济”的策略去调剂对农民压迫和剥削的残酷程度。他们不但要追求眼前的利益,而且要顾及长远的利益。所谓“无野人莫养君子”。他们知道只有依靠劳动人民的供养才能活得下去的。而无尽止地加强压迫和剥削,使劳动人民活不下去的结果,终归也会于他们自己不利。李世民统治集团正是这样的比较清醒的封建统治者。所不同的只是他们接受的深刻教训和面对的严峻现实,使他们的认识更加深入,要求改变统治策略甚至方针政策的愿望更加迫切而已。
战乱方息,民困未苏,社会凋敝,人心惶惑。为了解救这种严重的局面,从贞观初年开始,李世民除了在求谏纳谏、赞贤任能、杜谗去佞、谨言慎行等标志“贞观之治”的一般特点的几个方面身体力行,作出了突出成效之外,他在和大臣们讨论如何“致治”的问题时,总是紧紧地扣住一个总题目:“安人宁国”。简言之,就是“安定”两个字。例如贞观二年,李世民对王珪等人说:“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累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王珪同意这个看法,并且点出其要害就在于“安人”。希望他善始善终,以尽其美:“昔秦皇汉武,外则穷极兵戈,内则崇侈宫室,人力既竭,祸难遂兴。彼岂不欲安人乎,所以失安人之道也。亡隋之辙,殷鉴不远。陛下亲承其弊,知所以易之。然则在初易,终之实难。伏愿慎终如始,方尽其美”。李世民接受他的意见,略加总结说:“公言是也。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17)事实上他确实也这样做了。贞观八年,他在和魏征等谈话时就说,隋王朝的老百姓即使有财物,也得不到安宁。而他自己当政以后,由于“存心抚养,无有所科差”,所以“人人皆得营生,守其资财”。(18)贞观九年,他在回顾前一段“治绩”时也说,由于他接受了隋亡的教训,“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19)此外在其他许多场合,也都谈到了关于“安诸黎元”使“各有生业”(20)的问题。这些材料充分说明:李世民统治集团当时所制定的总方针或总政策,概括起来,就是要求社会的安定。就是要“偃武修文”,改善政治,实行教化,保证老百姓安居乐业,发展生产。从当时的现实情况来看,这也是他们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所能采取的唯一的政策。这从制定这一政策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一次争论就可看出:争论是由李世民提出大战乱之后用“教化”、即“教民为善”的办法不能很快见效的问题开始的。当时魏征不同意他的意见,认为人们在遭受战乱的痛苦之余,这种办法正好容易见效;就像让饥饿的人吃饭那样,是最容易办到的事。但这遭到了右仆射封德彝的反对,他说:“三代以后,人渐浇讹,不及纯朴,至今应悉为鬼魅,宁可复得而教化耶?”结果李世民采纳了魏征的意见,并且力行不倦,“数年间,海内康宁,突厥破灭。”(21)可见,这个政策不仅势在必行,而且正是它的制定和实行,才保证了“贞观之治”的实现的。
综上所述,李世纪统治集团其所以制定并实行社会安定政策,在政治上是慑于农民革命的强大威力,企图借此缓和阶级矛盾,以赢得时间,使唐王朝的统治在一个“安宁”的环境中逐渐巩固起来。在经济上是为了修复战乱之后的残破经济,发展生产,使“人人皆得营生”,以利于地主阶级的剥削和统治。总之,它是由当时阶级斗争的形势和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所决定的。但必须指出,这样一个大政策的制定,也自有它的思想基础。这个思想基础,就是李世民统治集团杂冶儒道两家思想于一炉:一方面极力崇儒,以实行“德政”,弘广“教化”相标榜;另一方面又大讲道家的“君人南面之术”,(22)提倡“清静无为”,宣扬“无为而治”。这两方面的思想,都使得他们特别重视保持社会的安定,甚至把它当成治国的根本要着来对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