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从安全的主体看,可分为个人安全、家庭安全、群体安全和国家安全。个人安全是指个人在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中以及国家政治生活中应得到和享受的安全,其人身、财产和参与政治活动应得到尊重和保护。在家庭生活中应得到相互尊重,不发生虐待和遗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在社会中不被他人侵犯住宅和财产,夫妻关系不被第三者插足,不发生拐卖妇女儿童的违法犯罪行为。群体是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单位,它们有自己的组织结构和法律地位,对外开展业务活动,其活动应有安全保障,如商标不被假冒,名称不被冒用,财产不被非法处置等。国家安全直接关系国的家的生死存亡。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神圣责职。只有国家安全,才谈得上个人安全、家庭安全和群体安全。
第四、从安全是否现实存在的角度看,可分为显性安全和隐性安全。显性安全是指在现实状况下不存在危险。隐性安全是在将来某个时间不存在危险。如果现在安全,将来可能不安全,可能出现危险,那我们就不得不居安思危了。这种划分主要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锅饭被砸,人们不可能像原来那样完全靠国家和集体,人们不得不没有危机感。否则,如果在现实的安全面前没有危机意识,将来可能就不安全了。这也是由传统的安全意识向现代安全意识转型的一种分法。站在大学生的角度,我们能从以前的小学升中学,再升入大学,应该是安全平稳的过程,在大学里基本可以安全毕业,但就业是否安全,是在校大学生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因此,在此提出显性安全和隐性安全之分。
三、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具体内容
(一)、从法律方面维护自身的安全。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做有损法律的事。十五大报告把“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 方略。没有健全的法治,就谈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谈不上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国家实行法治应具备居民生活比较安定,社会秩序相对稳定,有一定的民主,社会成员拥有基本的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有较完备的法律和较健全的立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机制以及较强的法律职业人员。随着我国法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法治与社会秩序越来越不可分,法治对人类文明、民主和秩序所作的贡献也越来越大。法治作为一种制度,它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权力和责任等,法治为人们成为一个合格公民提供了环境和条件。任何国家的法治的一个起码的任务是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17世纪英国思想家霍布斯曾说过:“人民的安全是最高的法律。”任何国家的
宪法和
刑法、民法、程序法都载有保护人民生命、人身、财产等安全的规定。《世界人权宣言》第3条明确规定:“人人有权享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越来越注重人权的保护,用诸多法律部门来保障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司法机关凭借国空强制力,依法对侵犯人权的行为予以及时有力的制止、处理、制裁,通过坚持一系列原则,履行一系列程序,如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公开审判,被告有权获得辩护,两审终审、死刑复核,申诉制度等。司法机关对罪犯一方面加以惩处,另一方面仍然保障其健康权、人格权、合法财产权和控告申诉权等。行政机关在执法中侵犯人身权和财产权时,公民和组织有权提起行政诉讼。对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害的,有权要求国家赔偿。我国还参加了大量的国际人权活动和人权条约。这些说明,我国越来越重视从法律上保护公民和组织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作为在校大学生,学校应当在全体学生反复进行法制的宣传教育,学习
宪法、行政法、
刑法、民法、经济法、商法和诉讼法等部门法知识,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使每一个学生都知法、懂法和守法,正确认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将法律的知识和理论变成自己牢固的信念,能真正体现到为维护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行动上。让大学生真正懂得一个人在行使权利和自由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他人的权利和自由,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维护自己的权利和自由,才能保证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对于当代大学生,只有单一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学好法律知识,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既要在别人侵犯自己的权益的时候善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也要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不偷、不抢,不打驾斗殴、不伤害他人,不欺诈,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国家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产,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要注意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的安全,不乱扔果皮、纸屑和玻璃器皿,不随意倒杂物脏物,悬挂物、搁置物要放稳牢固,危险物要妥善使用和保管,做实验要注意操作规程,攀爬建筑物等要注意安全,路上行走也要注意安全,野外实习也要注意安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风尚,加强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