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专利与公共健康问题还涉及了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反思和合理定位问题。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化使得国际法开始介入对知识产权这种私人财产权的调整,这种调整不是对私人财产权的行使进行直接调整,而是通过对国家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和承诺的监督来协调国家间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利益冲突,从而间接地影响着知识产权的获得和行使。[48] 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功能在于对相互冲突的利益进行调整,这不仅包括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冲突,也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冲突。
2、知识产权与人权
虽然在WTO体系中健康的地位还不明确,但是在其他国际法律文件中健康权是一种人权得到了确立。比如《世界人权宣言》第3条规定“人人享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世界人权宣言》第25条规定“人人有权享受为维护他本人和家属的健康和福利所需的生活水准,包括食物、衣着、住房、医疗和必要的社会服务……”。
TRIPS协议“序言”中明确指出知识产权是私权(privates rights)。把知识产权看作人权是一种新的视野。《世界人权宣言》没有明确提及知识产权这样的概念,但是第27条第2款称述“人人对由于他所创作的任何科学、文学或美术作品而产生的精神的和物质的利益,有享受保护的权利”。第27条第1款又说“人人有权自由参加社会的文化生活,享受艺术,并分享科学进步及其产生的福利”。因此,第27条可谓已经顾及了类似于知识产权的关系——保护创造者的权利和确保这种信息得以使用和传播之间的关系。《世界人权宣言》的规定在《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ICCPR)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ICESCR)中得到进一步发展。《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15条第1款规定:对其本人的任何科学、文化或艺术作品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利益,享有被保护之权利。第15条第1款的规定是一个方面,两个公约还就接触文化资源和享受科技进步的权利做了许多规定。
把知识产权当作人权已经进入联合国框架。为了纪念《世界人权宣言》颁布50周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和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在1998年专门组织了一场关于知识产权与人权的研讨会,并出版了一本论文集。[49] 联合国促进和保护人权专门委员会在2000年和2001年的会议上采取了关于知识产权的措施。[50] 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在2000年11月举行了一天的关于知识产权的专门讨论,并且起草了一份旨在建立知识产权和人权的标准框架的声明,并在2001年日程会议上得以通过。[51]
正如前文简明指出,已经有许多人权国际法文件承认对于自己的智力成果所可以享有的人权。主要的人权公约都承认知识产权存在着一种表达人类创造性和尊严的内在价值。然而,把知识产权定性为一种世界人权不同于传统的根据知识产权法律把它当作一种经济利益。把知识产权作为一种人权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利,而不是扩大经济利益。或者也可以这样认为,人权视野下的知识产权观认为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一种具有社会功能的社会产品而不是以经济关系为主。从人权角度看待知识产权,创造者的权利并不是绝对的,知识产权体系以及它们的实施必须首先认识到其他国际上普遍承认的人权的存在。知识产权必须在个人和整体的两个层次上来扩大社会成员的利益。[52] 从这个角度来说,把知识产权当作人权与利益平衡原则是一致的。
从人权角度思考公共健康和知识产权问题会导致误解,比如有人认为属于人权的健康权在权利层次上高于知识产权,当这些权利发生冲突时,低层级的权利、下等权利应服从于高层级的权利和上位权利。[53] 实际上,在人权视野下知识产权和健康权都属于人权,两者的关系不是权利层次的关系,而是并列关系,从而知识产权体系必须提升和保护所有的人权。
人权的思路赋予了知识产权的目的和条件一种全新的视野,同时也为知识产权在更广的内涵上设立了更多的义务。另外的问题是这种把知识产权作为人权是否会影响知识产权的发展[54] 。多哈宣言并没有解决这些问题,但至少已经是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关注,另外,联合国的保护人权的力量和系统已经被人权圈子用来影响政府的政策。可以说,把知识产权当作人权是具有长远意义的,是一种趋势。
1 *本文写作过程中,,特此表示感谢。当然,文中所有错误均有作者全部承担。本文修改后被收入《知识产权研究》(辑刊),2003年卷,中国方正出版社。作者欢迎任何批评和建议,电子邮件lbingbin@hotmail.com作者欢迎方家指正,电子邮件:lbingbin@hotmail.com
2 Jacques Bourgai & Thaddeus Burns, Transferable Marketing Exclusivity: An Incentive for Development of Medicines for the Developing and Least Developed World, European Business Law Review, vol.12, Issue11/12, 2001, pp 286-2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