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别人行使短暂的王权之后代自己去受死,这是古代国王保住王位、摆脱死运的方法之一。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任期届满时,由那些企图接替王位的人冲进宫廷杀死国王,国王则以抵抗杀戮的方式显示他的力量和精神。谁杀死国王谁就继承王位。而国王此刻为自己设置的卫兵力量非常强大,一般情况下,某几个勇士想越过数以万计的近卫军将自己的剑峰刺进国王的身体是不可能的。所以,国王捍卫王位与王权的努力一般都能成功。
有的部族连这种决斗式的更新王权的仪式也不用,而是用对于国王的王位来说更加保险的方式体现国王的责任感。远古社会遇到危难之时,国王不是自己殒命,而是以王室成员或者自己的儿子献祭的制度非常普遍,瑞典国王奥恩就先后献祭了九个儿子,从而使自己长期占据王位。闪米特人也有献祭儿子的传统,《旧约·创世记》中,亚伯拉罕曾经打算将儿子以撒献祭给上帝。正在亚伯拉罕备好柴薪、筑好祭坛、举刀杀子时,上帝制止了他,让他用一只羊代替以撒作为祭品。这个故事非常具有代表性,体现了人牺与畜牺交替使用时期人类的情感矛盾。随着文明的发展,国家的祭祀活动中,祭品渐渐由人牺完全过度到畜牺。今天的祭祀活动中,连畜牺也不用了,人们只是烧几张纸、点三柱香了事。
国王命运的改变,与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息息相关。当畜牺时代来临,即使是一个失职的国王,不但不要因为给国家带来灾难付出自己的生命,连儿子的生命也可以保全了。只要献上几条牛或者几头羊,国王就可以从巨大的灾难中蒙混过关。动辄处死国王的时代过去以后,王位所呈现给世人的就不再有恐惧,而全部是诱惑了。在这样的时代,国王的权力与国王的责任越来越明显地分离。无论是在国王的实践中,还是在臣民的观念中,国王不再承担给万民带来安康幸福的责任,而只履行役使万民、剥夺财富的权力。当权力与责任出现分离时,任何人都是毫不忧郁地抓住权力而放弃责任。而一个只要权力不要责任的国王,就是独裁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他都会成为一个暴君。以暴君形象为代表的独裁专制统治时代就这样无可阻挡地来临了。人们把这个时代命名为文明时代。这真是绝妙的讽刺。
七、古代国王与臣民有什么契约?
在中世纪的阿拉贡王国(今西班牙境内),臣民向国王宣誓时这样说:"我们这些并不比你卑贱的人,向你这位并不比我们高贵的人宣誓,如果你能尊重我们的自由并遵守法律,我们接受你作为我们的国王和最高统治者,否则,我们就不接受。"此中有三点特别值得注意,一是君与臣的人格平等观,二是君权有限观(即君权的存在是有条件的),第三,最重要的一点在于,这里明确了君权民授、主权在民的政治观念。
看来卢梭的契约学说并不是他的玄想,而是能从欧洲人的历史实践中找到依据和启发的。
弗雷泽在《金枝》中谈到了古代社会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就是国王到了一定的时期,比如他的任期届满之时、他的精力衰竭之时、遇到水涝灾害导致严重饥荒之时、战争失败之时等等必须被处死。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非洲丛林部落等等文化中发现了大量的人类学材料足以证明这种历史确实曾经存在。古代阿拉伯人游记里记载过俄罗斯南部咯萨尔人有组织有步骤地处死不配继续当政的国王的情况。弗雷泽对这一习俗十分重视,为此写过一本专论予以考察研究。他把产生这一习俗的政治背景称为有限君主制政体。阿拉贡王国臣民对国王的宣誓词极其政治理念多半也是在这样的政体下产生的。看来,自古以来,欧洲人心目中的国王与中国人心目中的皇帝就有巨大的差别。中国皇帝是覆盖一切的,是无限的,是无条件统治万民的,是万寿无疆的。欧洲国王是有限的,是有条件执掌政权的,掌权时间和权利范围都是有限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