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末以来,高官们、大款们以及教授博导们读博士是一种时髦,从没有听说有谁的论文没有通过。高官们、大款们以及教授博导们总是日理万机的,而且年龄也多是中年以上的,体力也总是不如年青人的,为什么他们的论文都能通过,而青年学生的论文反而通不过?是不是年青人少不更事,不知天高地厚地批评了学术权威的观点?抑或是因为无权无势,没有对那些委员们好好地研究研究(烟酒烟酒)?报纸上没有报道,鄙人也就不敢瞎猜了。
其三,羊头狗肉,教师年津贴
从1999年开始,北京大學又有了新的发明创造:教师津贴制。据报道,教授除了工资还能拿五万元的年津贴。②这一举措全国震动,许多大学纷纷效仿,大体做法无非是:教授分三等,津贴分五万、四万、三万数个档次。副教授的津贴则分三万、两万五、两万等若干档次。教学科研工作业绩全部量化成分,按分进档。如100到91分的为甲档,可得五万;90到81分的为乙档,可得四万;80到71分的为丙档,可得三万;70到61分的为丁档,可得两万五,等等。
值得怀疑的是:90分和91分之间,仅仅1分之差,津贴却相差一万,而90分和81分之间,有9分之差,津贴却毫无差别,这是按劳分配吗?既然要打分,既然要彻底打破大锅饭,就应当分分平等,每一分的报酬完全相等。比如,一分五百元,十分五千元,一百分五万元,九十九分的则四万九千五百元。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道理北大人就弄不明白呢?
在实施津贴制以前,各个学校为了鼓励教师多上课、多写文章而实施的课时津贴制、多稿费制等等,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而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既能拉开收入差距,又能让教师自由选择从而相互不产生冲突。今年多上点课,明年少上点课,收入今年多点明年少点都无所谓,少拿钱只是因为少做了一点工作,并不低人一等。现在好了,将教授分成三六九等,少拿津贴就不是我选择的问题了,而是组织上认为我不行,这还了得,教师之间不争得头破血流才怪呢!
这些简单明了的道理北大人为什么就不明白呢?为什么北大的改革总是朝着不合逻辑得方向前进呢?
其实,不是北大人不懂简单明了的道理,而是另有内情。如果真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待遇,坚持原有的课时津贴和多稿费制,并将课时津贴标准和额外稿酬标准提高就足够了。搞如此复杂的教师年津贴制度其实不是为了教师而是为了干部。某些干部发现教师中的骨干分子的稿费和课时费加起来快赶上甚至超过干部的各种收入了,这还了得!于是,就要想方设法摆平它,于是,挂羊头卖狗肉的教师津贴制度就出笼了。
不是说教授相当于正处吗?不是说副教授相当于副处吗?好,让正处拿教授的津贴,副处拿副教授的津贴。教授副教授的讲课费和稿费变成了年津贴,换汤不换药,处长们却额外地冒出了几万元的年津贴,处长们何乐而不为?正因为津贴是为处长们设置的,所以标准就只能根据处长们的工作实际制定,处长们的工作不是记件的,只能分为正处长、正处级(调研员之类)、副处长、副处级(助理调研员之类)等等档次,津贴当然只能分为五万、四万、三万、两万,档次差只能以万元记,而不能以百元记。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