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
阚敬侠
【关键词】劳动价值 剩余价值 分配
【全文】
重温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
阚敬侠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是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揭示了工人的劳动创造价值、资本无情榨取工人剩余劳动的剥削秘密,在此基础上,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剥夺剥削者的革命主张。一个半世纪过去了,今天,学习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和“5.31”讲话等一系列重要思想,重温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又有许多新的收获。
首先,人们经常谈到劳动价值论有一个重大的缺陷:对资本和资本家在价值生产中的作用没有分析。有人认为这是由于马克思因为穷困而憎恨资本和资本家。但是马克思显然是理性的,他高度称赞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认为是社会的最重大进步。可是,他为什么闭口不提资本和资本家在价值生产中的作用呢?这是因为,他站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高度清楚地看到,原来先进的资产阶级,在取得政权之后抛弃了当初支持他们的广大群众,转而无情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的残酷和血腥,造成社会的极端不公正,资本主义制度已经背离了社会正义,资产阶级在胜利后以及对外扩张侵略的过程中,其“自由、平等、博爱”的革命口号充满了虚伪,或者说,资产阶级背叛了他们最初的革命理论,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马克思从人本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认为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而不是少数资本家的劳动和资本创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巨大财富,人民应当分享社会进步和财富增长的成果,而不是被抛在一边,由极少数资本家寡头任意主宰。因此,他才着重从劳动的角度分析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源泉:是谁创造了价值?我想,这也许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所在。现在,虽然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承认资本、智力成果、劳动、资源等多种价值要素和分配要素,但是仍然要牢记: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果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和劳动的结晶,任何时候,人民群众的劳动都是社会财富的主要源泉,人民群众永远是历史的创造者。那么,这就必须要在社会制度的安排中得到体现:人民群众必须享有民主治理国家、社会、企业的权利并分享社会经济成果。于是,这便涉及到剩余价值论。
关于剩余价值论,人们的疑问是:剩余价值都是工人创造的吗?难道资本家和资本不创造剩余价值吗?如果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都还给工人,资本家还剩下什么?他为什么要白白为社会做贡献?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批评当时德国工人阶级政党提出的把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平等地还给工人的主张,认为对工人创造的全部价值必须做相应的社会扣除,而且由于身体智力和所赡养人口的不同,每个工人所创造的价值不可能平等,即使在共产主义社会,也仍然不会有绝对的平等。马克思没有提及资本家的价值,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资本家,大家都是劳动者。剩余价值论的核心是:国家和社会如何分配剩余价值。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被迫根据马克思的学说和无产阶级的斗争对其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矫正,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税收、社会福利和新型劳资关系制度,调节贫富差距、缓和了劳资矛盾,可以说他们被迫承认了工人和资本家、劳动和资本共同创造了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分配和再分配都应当体现工人和资本家、劳动和资本的各自贡献,同时,还要进行一定的扣除用于社会救济、社会管理等公共开支。这就形成了当代资本主义以保护私有财产和工人民主参与管理企业、用遗产税和消费税等手段调节收入、实行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相结合的剩余价值分配制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主张由社会占有一部分剩余价值、实行社会化大生产、鼓励创造财富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本主义制度,以取代资本对剩余价值的独占、使工人处于悲惨境地的不公正的资本主义制度。应当说,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改良正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