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1] [英]施米托夫,程家瑞编,赵秀文译,《国际贸易法文选》.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2] 文子,《个人信用制度呼之欲出》,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2000年6月19日。
[3] 杨进,《论我国社会信用危机的法文化根源》,《法学》2001年第2期,第28页。
[4] (意)朱塞佩·格罗素,《罗马法史》,黄峰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34页。
[5] 周枏,《罗马法原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115页。
[6] 邓曾甲,《日本民法概论》,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7] 见:吴汉东,《论信用权》,《法学》2001年第1期第42页。
[8] 王利明,《民法·债权行为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99页。
[9] 杨立新,《人身权法》,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第638页。
[10] 张俊浩主编,《民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58页。
[11] 见:吴汉东,《论信用权》,《法学》2001年第1期第43页、第44页。
[12]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390页。
[13] 何盛明,《财经大辞典》,中国财经出版社1990年版,第452页。
[14] 杜金岷,林永亮,朱小明,《社会信用的经济学分析》,《学术研究》,2001年第9期,第56页。
[15]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492页。
[16]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590页。
[17]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686页。
[18] 陈洪隽,《信用、信用体系与信用管理》,《中国经济导刊》,2001年第4期,第23页。
[19] 韩喜平,《马克思的信用理论及我国信用制度的构建》,《当代经济研究》,2000年第7期,第10页。
[20] 李玮新,《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管理与法律保障》,《兵团党校学报》,2001年第2期,第31页。
[21] 罗海燕整理,《中国经济快讯周刊》2001年第38期。
[22] 北京青年报,人民网www.people.com.cn,2000年6月19日。
[23] 文泽纯,《湖南试建“律师信用帐号”发挥中介作用有成效》,《中国律师》,2001年第1期,第9页。
[24] 公丕祥,《法制现代化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73页。
[25] 公丕祥,《法制现代化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7页。
[26] 徐学鹿,《论我国商法的现代化》,《山东法学》,1999年第2期,第31页。
[27] 李国功,《商人精神与商法》,载于王保树主编《商事法论集》第2卷,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6页。
[28]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104页。
[29] 谢德仁,《国有企业负债率悖论:提出与解读》,《经济研究》,1999年第5期。
[30] 樊纲,《企业间的债务与宏观经济波动》,《经济研究》,1996年第4期。
[31] 徐学鹿,《商法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法学杂志》,1999年第1期,第3页。
[32]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678页。
[33]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547页。
[34] 周晋峰,在2001年9月“中国信用经济论坛”上的发言,载于《中国经济快讯周刊》,第38期。
[3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