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农村土地流转及相关问题的思考

  尽管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带来的收益并不能被无限扩大。但是,毫无疑问,农民是喜欢分田的,这和城里人喜欢自己当老板没有什么不同。接受管理措施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件称心如意的事情。包产到户,很大程度上也正反映了农民的这种心态。因此,很多人仅仅凭着这一点印象就认为农民是喜欢土地私有的,这种判断似乎有些武断和轻率。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农村土地的承包权作为一种特殊的用益物权,已经把所有权从某种意义上抽“空”了,这与私有化所主张的把所有权分给农民只存在着一线之遥。但是在当前广大农村,农民却并不希望搞土地私有化,这一结论是有实证支持的:很多搞乡村田野调查的学者们都会发现,90%的农民都不希望土地搞私有化,对现状的不满也往往是对当前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不完善和变样的愤慨。曹锦清在《关于土地家庭承包制现状与问题之调查》一文中指出:“在河南各村落、农户走访,问农民对土地家庭承包制的看法,我从来没有听到相反的意见,一致认为这个制度好。他们既不想回到集体耕作制的老路上去,也没有提出对土地私有化的要求。对土地使用权的平均分配所引发出来的三大问题,他们竟然没有把它们看成是一个问题。如果说他们还有些意见与不满的话,是村干部在分配土地时做得还不够公平,或重新调整土地的时间被拖得太长。”
  李昌平在前些天应公共管理学院之邀来清华做的“慎言土地私有化”讲座中指出,主张私有化的更多的是一些并不了解农村生活的学者和高层人士,至于一些高呼私有化的乡镇干部则更多的考虑到私有化可能会带来额外的政府收益,使得镇村两级政府摆脱财政危机。
  然而,土地私有化带来的更多的可能是土地的贬值和在变卖过程中收益的不合理分配。掌握着权势的权威阶层必将会对其施加影响,官商联合“宰杀”农民会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的推测并非危言耸听。镇村级政府指望着靠这些还债,也正是期望着能利用手中的权力在变卖过程中做手脚,从而把农民的土地变价后的所得去弥补农民的损失,造成一种表面上的还债。可见,农民并不能真正从土地私有化中得到多少实际利益。而土地的贬值更是显而易见的,这么多土地如果一下子进入市场,对于一个当前极不完善的土地市场来说,冲击是非常巨大的。更重要的是,农民打心底就不希望土地私有化,在当前农民没有医疗保险、没有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前提下,土地所具有的更多是一种社会保障的功能,正如一位农村妇女所诉说的:“一旦土地私有化,可以买卖,那哪一天我的丈夫赌钱输了,把自己分到的土地卖了,那我们下辈子怎么活啊?!”这句话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农民的心声,中国的国情使然,广大的农村在还没有进入小康,甚至很多人没有摆脱贫困的状况下,搞农地私有化,带来的只能是大量农民被迫卖掉土地,从而或者给地产所有者们帮忙耕种,或者去外地漂泊打工。而这个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难道不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吗?农民的地位又将放在何处?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