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提高当庭宣判率的对策探讨

  3、尽快落实激励机制,让法官当庭宣判有动力。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考察江西、福建法院工作时指出:“审判长选上后,工作量增加了,任务加重了,责任增大了,应该有优厚的条件。”并且谈到:“可以建立一种激励机制,体现付出越多,得到的报酬就越高。”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审判长选任办法(试行)》也明确规定了“审判长可以享受特殊津贴”。由此可见,人民法院应当建立和完善一种激励机制并落到实处。这种激励机制,可以考虑由以下几方面构成:一是审判业绩的考核,将当庭宣判率作为考核法官审判工作业绩的一个重要内容;二是法官等级的晋升和法官职务的任命,应当从优;三是特殊津贴的享受,应当落到实处,使法官为当庭宣判付出的司法智慧和勇气有所值。以此充分调动法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法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让法官当庭宣判有动力。
  4、健全职务保障体系,使法官当庭宣判有保障。
  一是严厉打击妨碍民事诉讼行为,对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审判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人,情节较轻的,予以罚款、拘留;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是完善法警值庭制度,重大案件由法警值庭,保证法官人身安全;三是建立职务意外伤害保险,免除法官后顾之忧;四是健全当庭宣判预案制度,对可能引起矛盾激化的案件,应当事先做好预案,防止引发当事人与法官的冲突。
  5、充分做好庭前准备,使法官当庭宣判有前提。
  庭前准备是否充分对于当庭宣判举足轻重。案件审判流程管理的实施,将开庭前的事务性、程序性工作交由专门机构负责,对于当庭宣判来说,就有了充分的前提和基础。在庭前准备时,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向当事人说明举证的要求以及法律后果,促使当事人在合理期限内积极、全面、正确、诚实地完成举证,并要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调查收集相关证据,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也应依法调查收集。在开庭审理前,法官还应认真审核诉讼材料,确定争议焦点,拟写法庭审理提纲,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为开庭审理做好充分的准备。
  6、认真开展诉讼指导,使法官当庭宣判有基础。
  当庭宣判需要当事人的理解与支持,要求当事人出庭应诉、在举证时限内积极举证,在开庭时真实陈述、认真质证、充分辩论。法院应当加强对当庭宣判的宣传,让当事人充分了解、支持当庭宣判。法院应当加强指导当事人参加诉讼,平等对待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在指导当事人参加诉讼时,除了应当告知当事人相关的诉讼权利和义务,还应当以举证责任为重点,指导当事人在庭前如何收集证据,在庭审中对证据如何进行质证,如何进行辩论,提高群众参与诉讼的能力。
  最后应当指出,当庭宣判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当庭宣判最终追求的目标是公正与效率的统一。因此,法官在审判实践中应当具体案件具体分析,只有通过开庭审理,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当不需要再次开庭完全可以当庭宣判时,才能依法当庭宣判。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