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结构性失业是失业问题的主要表现。西方国家一方面是大规模失业,另一方面是高技术人员的需求增加,许多失业者不能适应高技术、高知识的岗位。西方国家能够大规模地吸纳就业人员的传统制造业,如冶金、服装、化工、机械、电子、汽车制造等,因竞争、环保、结构升级等原因而迅速外移或处于不景气状态,这些行业的就业仅占西方发达国家的20%;而增长较快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如高新技术产业等,因需要的是知识性和技能性专业人才,使一般劳动者难以胜任。
3、失业明显具有非周期性。西方国家以往的失业一般只发生在经济衰退时期,具有与经济周期相随的周期性规律。但目前尽管西方国家经济走出低谷(日本除外),呈上升态势,然而失业率却一直居高不下,甚至是不断上升。例如欧盟自1993年经济走出低谷,但各成员国的失业状况并未得到改善,反而伴随其经济回升而不断恶化。
4、失业的范围广。当今西方发达国家的失业不只限于“下层阶级”,包括白领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内的相当数量的成员也面临着失业的考验。受自动化浪潮影响最大的是蓝领和白领工人,而现今掀起的企业改革风潮,影响到了社会的中间阶层,威胁着社会中最重要的政治群体—中产阶级。西方企业正在迅速地改革其组织结构,以使其适应于微机的应用。在这个过程中取消了传统的管理层次,缩小了工种分类,缩短了生产和分配流程,简化了行政管理,其结局就是大量的管理人员失业。在美国,80年代大约裁减了150万个中层管理职位,进入90年代,裁员已延伸到中上层的管理人员。
9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的大规模失业所具有的特征,归根到底源于经济的全球化、知识化浪潮的冲击,以及西方各国原有就业政策的弊端。
首先,经济全球化把所有国家的国民经济都纳入了国际竞争,只有那些能够顺利地适应变化了的条件,不断地调整自身的经济结构,顺应国际经济一体化潮流的国家才能保持竞争的优势。在竞争中,只有那些以最低成本生产出最优产品的企业才能得以生存。激烈的国际竞争,迫使企业充分挖掘一切合理化的潜力,消灭那些超出平均水平的高额工资和工资附加成本而导致的劳动生产率增长不大的劳动岗位。因此竞争的一个结果就是企业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或是在生产转移过程中而大批地解雇工人。在美国,从1979年到1992年,工业的生产率提高了35.2%,而就业人数则减少了15.3%。
其次,知识经济的发展在当今国际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突出的作用。目前,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基础上,知识已被认为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器,国际经济已进入知识化时代。一国的经济成功不再依赖大型的工业结构,也不再依赖各种生产要素的传统组合,而是越来越取决于各种知识要素的组合。劳动,特别是简单劳动已处于次要地位,工人的劳动越来越为高效率的机器所取代。因此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信息、通讯技术、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产业的调整与升级,传统行业和领域的工作机会都将急剧减少,大量技术素质难以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工人从传统行业游离出来的。仅就欧盟情况看,传统行业的失业者即占全部失业者的四分之三。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