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金融全球化下的发展中国家金融体制改革

金融全球化下的发展中国家金融体制改革


张伟华


【关键词】全球化  金融体制改革
【全文】
  日前阿根廷爆发的金融危机,使阿社会趋于混乱,在两周之内竟然匪夷所思出现了五位总统的更替。危机的爆发,与多年来阿根廷所实行的金融政策是大有关系的。阿根廷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是其政府多年推行固定汇率制和高利率政策的弊端所造成的。阿根廷从1991年后开始实行比索与美元1∶1的固定汇率制。由于实行固定汇率制,阿根廷曾成功地抑制了一度高达4位数的通货膨胀。近年来,由于美元汇率持续坚挺,阿根廷企业的竞争力日益下降,其结果导致出口减少、经常项目赤字增加、外债雪球越滚越大。此外,庞大的财政赤字也导致利率居高不下,并阻碍了投资和经济发展。此次阿根廷金融危机的起因在于它的巨额公共债务(1500亿美元)。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债务总额本身并不一定成为问题。问题在于国际金融界对阿根廷的偿债能力产生了严重疑虑,阿根廷的国际信誉一落千丈。用吴志攀先生在《加入WTO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一文中提到的信用因素的观点来看,阿根廷已经失去了在国际借贷市场上的信用。阿根廷实际上已经无法继续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筹资了(从IMF对其的态度也可以看出)。阿根廷目前所面临的危机为入世后的中国金融市场敲响了警钟:金融全球化下,要学习先进的制度,也要注重本国的实际。许多发展中国家自90年代以来开始实行固定汇率制,固定汇率为国际资本流动带来的便利使得国际社会对于固定汇率制一片赞扬之声。但是,固定汇率制不但使有关国家中央银行不能根据国内经济的需要调整货币供应量,货币政策失去了独立性。而且,为了保持固定汇率,往往使汇率被高估,直接降低了有关国家的出口产业的竞争力。此外,汇率高估降低了对外借贷的名义成本,致使短期外债比重不断上升,降低了抵御国际资本冲击的能力。
  在上世纪之初,以美国为代表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并重的金融结构曾经被认为是一种最为有效的制度。怀着对这种制度的优越感,美国甚至想在日本复制美国的金融体制。但是,日本,在某种程度上也包括德国,对美国模式给予了强烈的抵抗。同时,在这些国家建立起来的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有力地支持了经济的发展,以致于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连美国也自叹弗如。日本的成功,强烈地影响了广大发展中国家,亚洲国家尤其如此。因此,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都建立起以间接融资为主和政府指导在其间发挥重要作用的金融体系,而且经济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天平又开始向有利于美国模式的方面倾斜。继日本陷入长期萧条之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几乎不断,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终于连续爆发了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总结此次危机的经验教训,国际社会几乎众口一词,美国模式重新得到肯定(以美国制订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得到广泛推崇为标志),以致于以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混业化为重要内容的金融改革风靡全球,连日本也搞起“大爆炸”来。但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问题远不像上面所说的那么简单,在金融全球化浪潮下,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积极探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混合机制,探讨金融机构之间以及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之间互动发展的途径,简言之,探讨金融一体化的途径、方式以及在这种发展之下金融监管的新框架和本国自身的特点,是金融体制改革所必须考虑到的问题。


第 [1] 页 共[2]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