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物权法应采债权行为与物权行为区别论(兼论合同法第51条规定之不当)

  如采:
  第一说:采债权行为、物权行为区分说(采此说予以说明案例时,必须不采合同法51条之规定,因该规定与此说理论抵触;此外,依合同法54条规定,于有撤销事由时,系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合同,惟事实上当事人所得撤销者系法律行为(合同)中之意思表示,当事人之一方于有法定事由时,仅得撤销其所为之意思表示而已,因该法律行为乃双方当事人合意后所成立,当事人之一方无法撤销该法律行为。合同法54条规定系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合同,系以诉讼方法达到撤销合同之目的,因此在法理上尚无疑义。为求说明方便,并体现意思表示在法律行为中所扮演之角色,本文暂不采合同法54条之规定。)
  甲在撤销因乙之诈欺所为之甲乙间债权行为与物权行为中之意思表示前,丙不管善、恶意均取得该物所有权。因甲表意之意思自由受到侵害,亦即人格权受到侵害,视法律规定或可向乙主张精神损害赔偿(慰抚金);甲于撤销该意思表示后,并可依不当得利之规定向乙主张占有或登记利益之返还,以及依物上请求权向乙主张所有物返还请求权。惟若于甲为撤销意思表示前,乙已将该物卖给丙,则因乙于出卖该物时为有权处分,则不论丙系善意或恶意,均取得该物之所有权,其所取得权利之法律原因,乃基于有效之债权行为、物权行为以及交付或登记。
  若甲撤销该意思表示,则乙自始未取得该物之所有权,乙将该物出卖于丙之债权行为仍然有效,但物权行为效力未定。甲如不承认乙所为之无权处分(物权行为),则甲可对丙主张物上返还请求权,如丙已将该物毁损或再转卖他人时,则甲因原物返还不能只得向丙主张侵权行为损害赔偿,或视具体情形向丙主张不当得利。若丙为善意,则丙可主张善意受让之规定对抗之,此时甲仅得向乙主张不得利及侵权行为损害赔偿。
  第二说:采意思主义,动产交付、不动产登记制度说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