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自由窄门的谜底——读小宛《通往自由的窄门》

自由窄门的谜底——读小宛《通往自由的窄门》


亚北


【全文】
  我有兴致于作者黑黝的意识及谜语般的行笔。
  作者仿佛在经历一种濒死体验,只是没有濒死体验者通过狭窄漆黑的隧道最终在日光中消融变成一缕气息的结局,相反,“我”似乎变成了一块石头。“通往自由的窄门”仿佛自我送行的一场葬礼,不得不通过的越来越窄的门注定了“我”的石头般的死亡,与石头般的死亡相分离的是文本之外的作者(与“我”相对)的黑黝的意识。
  作者显然是要对自由“投去冷冷的一瞥”。
  ——仿佛自由穷其所能只能打谜语。
  ——这或许就是作者谜语式的行笔?
  具体看看文中的谜语,顺附我的猜测:
  1、为什么对自由的追求得不断通过自由门?答:自由是一种存在状态,对自由的追求是存在状态的不断变换。(笔者)
  2、通过自由门的条件是什么?答:放弃你不通过的自由。(作者)
  3、通过自由门一定能获得自由吗?答:不知道。通过自由门仅是获得自由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作者)
  4、黑色守卫的职能是什么?答:检查你愿望的通行证上是否有“放弃你不通过的自由”的签字。这意味着即便你上了贼船,也不可走回头路。(笔者)
  5、自由门为什么越来越窄?答:大多数人都是保守的,不愿以确定的自由换取尚不能确定的自由。自由门更无加大的必要。(笔者)
  6、“我”为什么得不断通过越来越窄的自由门?答:“我”的存在状态中除了“不通过的自由”外,一无所有。(作者)
  但是,“不通过的自由”能算是自由吗?——除非有什么东西强迫你通过。
  症结凸显了:“某种东西”在强迫“我”通过,守卫检查有“我”自己签名的通行证,以便从法律上证明“我”是自愿通过的。
  守卫肯定是“某种东西”的守卫!
  “某种东西”是什么?居然能雇佣守卫为自己立牌坊!
  ——假定是某种党政组织。这是可能的,不然不会有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而且,作者文章的命名显然受到了这一概念的影响。
  ——假定是社会。这也是可能的,社会的金字塔结构往往让我们感慨:自由在金字塔的上层!自由为什么得有门?道理也在此。
  ——假定是命运。这也是可能的,毕竟,命运的煎迫常常通过我们自我意识的守卫而促使我们自愿的行为。“我”注定要走入自由的死胡同,“我”能自愿接受的,除了支配乖戾命运的定律外,还能有其他?


第 [1] 页 共[2]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