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马基雅弗里毫不动情的客观叙述,仍然可以发现他是推崇开明的遵守法律的政府的,他在另一部著作《李维史论》中明显表示了对共和政体的偏爱,在《佛罗伦萨史》中他曲折地论证了公民自由的可贵。26也许这才是他真正的怀抱,如果你厌恶势力相争,唾弃和咒骂就已经不自觉地使自己置身于其中,而一旦置身其中就不得不受其中情境逻辑的左右。冷漠与忘情,才不会使自己陷身在那种身不由己、此消彼长的争斗情境之中,而那个情境本身就会逐渐丧失自己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君主论》未尝不是一部从反面来论证市民社会可贵意义的杰作,直面那个吞噬人身上一切美好特质的权力的黑洞,我们才会明了一种把那个黑洞限制在最小范围的制度对于人类是多么的可贵。
1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88页。
2 [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译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79页。
3 《顾准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5页。
4 列奥·施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上),李天然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34页。
5 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87页。
6 恩斯特·卡西尔《国家的神话》,范进等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50-151页。
7 马基雅弗里《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页注③。
8 基托《希腊人》,徐卫翔、黄韬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2页。
9 列奥·施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上),第340页。
10 马基雅弗里《君主论》,第74页。
11 同上,第80页。
12 参见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第21页。
13 马基雅弗里《君主论》,第43页。
14 同上,第43-44页。
15 同上,第97页。
16 同上,第81页。
17 同上,第84页。
18 同上,第91页。
19 卡尔·波普尔《社会科学的逻辑》,载于《通过知识获得解放——波普尔关于哲学历史与艺术的讲演和论文集》,范景中、李本正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112页。
20 恩斯特·卡西尔《国家的神话》,第176页。
21 参见贡布里希《名利场逻辑——在时尚、风格、趣味的研究中历史决定论的替代理论》,载于《通过知识获得解放——波普尔关于哲学历史与艺术的讲演和论文集》,第310页。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