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民族的自然言说

  
  萨维尼在世时即被奉为"圣者"。在这方面,人们将萨维尼与歌德相媲美。的确,同为德意志民族的圣者,他们的人生极为相似,令人不可思议。这两位世界级的文化名人,都是法兰克福人,也都出生于法兰克福,歌德生年是一七四九,萨维尼晚生三十年。两人在世时都常常为病痛所折磨,而终生劳作不辍,得享八十二岁的长寿,令人击节叹赏。二人均出身于富有的新教家庭。歌德出身于中产阶级上层家庭,萨维尼则出生于一个后来跻身廷臣的封建贵族家庭。他们既有亲属关系,彼此亦相互倾慕,均将对于古典文物的崇拜,与对于中世纪罗曼蒂克的热爱纠结一体。两人均因处女作的成功而一举成为欧洲的名人和欧洲的骄傲。歌德的处女作是一七七三年的历史剧《格茨》(Goetz),萨维尼的则为1803年的《论所有权》。当其时,他们均年仅二十三岁,可谓少年得志,春风蹄急。二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书生气十足,均对自己的著述作了长远规划和系统准备,都以五十年的长程精心构制自己的鸿篇巨制:《浮士德》和《中世纪罗马法史》。二人的共同之处还在于,虽然出道伊始,他们即被视为其领域内健在者中最为伟大者;中年鼎盛,允誉为超越时代与国界的最为伟大的诗人和最为伟大的法学家;鼻息尚存,而不朽已可目见。然而,即将撒手西去之时,二人在自己祖国的声望和影响却已渐成颓势,新生力量如黑格尔者,锋芒毕现,气势如虹,正应了歌德本人的那句话,生命之树常青,而理论总是灰色的。就入世一面言,二人均在将近七年、官拜公国大臣任期间,向也是他们的学生的大公们俯首称臣。二人都不反动,但又都痛恨革命,且均在其壮年陷于极度孤独、离群索居。这一点曾被误解为冷漠和孤芳自赏。的确,光荣与梦想,像天边的彩霞,牵引人类如童年,以血为墨,假头颅当画笔,挥洒于天地之间。虽身为伟大智者,亦不能幸免,则其确乎不能不孤独。后人回视,体会其处境,揣摩其心意,拍阑干、捶胸膛,唏嘘不已、感慨万千之外,寥廓苍茫间所能看到,也是时间之轮唯一可得遗留下来的,只是一缕无限悲凉的美感!萨维尼的一生,其志业其奋斗,所予吾人者,正是这份悲凉的美感。
  
  自本书1814年问世于海德堡,迄今次中译本出版,汉语文明始得亲炙异域大师原典,倏忽间将近两个世纪流逝。而世事云烟,河东河西,大凡规则与事实,法意与人心,均已非天翻地覆所能尽述。唯一恒久而长新,令吾人两百年后的今日所敢断言者,在法律为民族生活之自然言说,而以人世规则和人间秩序之身,担造福人世生活,实现人生理想之责。--如果我们今日依然无法不得不承认,凡人类即需有理想,即对美好而惬意的人世生活总是抱有永恒的憧憬,那么,当今世界,环球诸族,和平共存,良性互动,均要求法律于其间缝缀连续,甘为人类求存求和求荣之天下公器。此世道人心也!此世道人心之大局也!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