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积极生活

积极生活


崔卫平


【全文】
  如果拿西蒙·波伏瓦(1908-1986)和汉娜·阿伦特(1906-1975)做一个比较,后者的不同寻常的本色才更充分地显示出来:西蒙·波伏瓦通过她的种种实验--包括文本方面的以及与萨特的关系等,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她个人的存在,一个叫做西蒙·波伏瓦的人曾经以这样那样的惊人骇俗的方式在这个世界上出现过,那么,汉娜·阿伦特志不在此。她的野心要比这大得多:她要让那些从未存在过和不幸永远消失在历史的地平线之外上的人们同时存在。她不仅对自身感兴趣,而且对这个世界和于其中生活的人们拥有一种真正的客观的兴趣和爱。这在一位女性是十分罕见的。她宽广正直的胸怀来自于:从她自身作为一名流亡的犹太人的命运出发,自觉担当起了在现代社会中一般犹太人被排斥的处境,继而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提出了对于现代社会本身的批判。她的第一本重要著作《极权主义的起源》(1950年初版)表达了这种思考的成果:极权主义的基础是"孤独"、是让人感到"无根和成为多余","是根本不属于世界的那种经验"。在感到自身被抛出去的情况下,人们一方面对于不断将别人甩出去(如犹太人或其他什么人)感到无力和无动于衷,另一方面竭力想要摆脱自身的这种屈辱,于自身的被隔绝中产生反对一切他人的要求,最终在一个已经变成荒野的世界里集合在极权主义的旗帜下。换句话说,当人和人失去一切正常的接触,也和周围世界失去接触时,极权主义的土壤也就准备好了。对犹太人来说,在他们还没有被送进集中营之前,他们已经被排斥在社会的公共领域之外的事实,不能说是酝酿但至少提供了日后悲剧的逻辑前提。一个人可以"自由地"离开这个社会,但你不能在想要进入的时候随时进入它。
  
  从这个视角出发,阿伦特进一步发展她的思考。初版于1958年的《人的条件》("The human condition",德文版名为《积极生活》,"Vita Actita",阿伦特最初为此设想的书名是《热爱世界》)中表述的思想,起因于她在1953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和1956年在芝加哥大学的两次系列讲座。此番她稍微调整了一下的立场表现于:从形式上看,她仿佛又回到了海德格尔,返回到后者的那些命题:古代和今天的比较;在一个已经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世界上,如何生活才有意义?如果我们已经在"其中活动和参与",我们是积极的,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干什么?看上去这都是一些哲学话题。她在给海德格尔的信中也写道:"它直接产生于马堡的那段日子,无论如何这一切都归因于你。"但实际上她的回答却截然不同。海德格尔提供的方案主要是个人的"出世",阿伦特正好相反,所"照亮"不是"林中空地",而是人们共同生活的领域,是在超越了个人谋生和生存的需要之后,从封闭的一己的领域中走出来,和别人一道分享这个世界和共同的话题,公开地亮相、自由地言论,"被他人看见和被他人听见",在公共生活中达到一种"可视性",于一种多元化视野中最大限度地表达和提升自己的个性。一反以往的哲学家"沉思那个沉思的世界",阿伦特提出了自己的"行动理论"。这使得这部著作比较晦涩的文体背后,抑制不住地焕发出惊人的思想光芒。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