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心灵怎样交流?

  
       交流的凯歌
  
  本来我还准备谈论其中有关政治正确、种族恩怨的话题,看来篇幅不允许了。但可以顺带提及的是,显然不仅仅是语境倒错引诱着我们的误读。类似政治正确这样的社会历史产物,也同样足以导致我们自身表达时的残障,甚至它会逼迫我们主动去阉割自己真实的思想,因为有一种与言论压制同样可怕的软约束,使我们时刻生活在被我们自己不断强化的话语禁忌当中。比如作为南方指挥将领参战的罗伯特.李将军,坚决反对奴隶制和奴隶贸易,曾经被林肯邀请出任北方军指挥的重任,但出于对自己“祖国”的忠诚和对内战正义性的难以认同,毅然回到家乡弗吉尼亚参战,反而作为维护奴隶制一方的“叛军”总司令被载入史册。在南北战争的北方由于废奴问题而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合法性认同之后,对这类历史人物的评价就成了问题。还有今天美国社会的黑人群体,白人的历史罪孽感使许多针对黑人社区的批评都要面临被认为有种族歧视倾向的危险,在这个国家当中,对历史的反省反而制造了许多社会机体中的敏感区,成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尴尬。
  
  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我们似乎已经越来越能体会到文化交流的难度了,有那么多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在曲解我们意图传送出去的声音,在改变我们折射到别人眼睛中的形象,而这些无法保真的介质,说起来恰恰是我们最平常最真实的生活本身!尽管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但我们实在是身在不同的世界里。
  
  由此也可以联想到制度移植的艰难,使淮南之橘转而为淮北之枳的,决非仅只没有文化交流条件的老百姓而已,反观自身,即便拥有文化地位上的强势,在这么多有形无形的束缚面前,我们做的如何,又能做的如何呢?
  
  这几乎就要把我们引至绝对意义的泛怀疑论上去了,那么,我们又怎么相信林达先生呢?文化交流不是要有绝对文化中立的心态和立场么?文化之间的评价不是要有超然物外的境界和智慧么?而这一切真的可能么?
  
  实际上,林达先生的著作从来都没有摆脱一个中国人的视角,他行文的自始而终都有强烈的读者意识,我想这不是因为他是在给一个在国内居住而想了解美国社会的“卢兄”写信,而恰恰相反,“卢兄”的存在正是林达先生立场和目的的反照。这就涉及到那个最基本的问题,差异性正是所谓交流的意义所在,而确立差异就必须有一个立足点作为参照,失去这种背景,差异无从谈起,交流也更是无由产生了。因此,我们可以时刻感受到林达先生是带着问题来看异域文化的,也是在不经意的对比中观察美国制度和其背后的支撑心理的。这在许多地方都感觉得到。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