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遭遇哈姆雷特——《公共知识分子》译序

遭遇哈姆雷特——《公共知识分子》译序


苏力


【全文】
  还是看到出版预告时,就感到波斯纳这一次又要“下毒手”了,而且还不是哪一个人,而是要四面树敌。似乎波斯纳是不打算在学术界呆下去了。
  预感并不是来自书名,而是来自波斯纳1999年的两部专著:《法律与道德理论的疑问》以及《国家大事》,[i]均出自哈佛大学出版社。前者把一拨子“校园道德家”和宪法理论家都给损了一遍;特别是指出,就行为而言,大老粗反要比文化人更道德一点,以及为什么会如此;《疑问》已经列入了这套丛书,因此不多介绍。后者则讨论了克林顿“拉链门”事件中宪法和法律问题以及相关知识界(不仅仅是法学界)的一些表现;此书也已在中国翻译出版,市场有售,译名为《国家事务》。在这两部著作中,波斯纳都尖锐、犀利地指出了一些学界人士——其中基本都是本书分析、讨论的公共知识分子——的一些问题,抨击了他们的脱离实际、政治正确、意识形态化、言行不一以及用学术包装意识形态等等。有些抨击是如此尖锐,几乎闹得要上法庭似的——2000年春德沃金就指控波斯纳对拉链门案件的写作违反了法官的职业伦理(听起来是伦理,实际就是法律)。原以为波斯纳此后会收敛一点,没想到,很快,波斯纳就预告本书将出版。一年多以后,果然,波斯纳如约而至,不但把同德沃金打的笔仗扩展了,而且扩大了打击面:不仅仅讨论了法学的或与法学关系相近的公共知识分子,而且扩展到一些与法学根本无关的著名知识分子。其中有些至少名字是中国学者也非常熟悉的,斯蒂格勒、贝克尔、乔姆斯基、罗蒂、普特南(Robert Putnam)、萨伊德等,其中不乏波斯纳的好朋友。
  一.
  但是,这本书并不是一本意气之争的书,否则就不会进入这套译丛之列。说到底,这是一本知识社会学的著作,波斯纳把他的研究对象扩展到公共知识分子这一领域,也进一步越出了他的老本行——法律以及经济学。并且,通过这一著作以及此前的有关性、老龄、艾滋病等明显的社会学专著,也进一步确定了他自己作为一个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因此,在这一层面上,这本书也可以说是对自己的工作的一种批判性反思。
  研究知识分子,这不是一件新事,许多著名知识分子的传记研究,对他们的学术、政治、社会思想的研究,事实上就属于这种研究;斯蒂格勒也曾对知识分子与市场做过一番颇为精彩的分析。[ii]波斯纳的这一研究有什么特点或推进的话,在我看来,主要在于他的社会学的问题(不是个别学者,一种思想,甚至不是一个学派),主要是来自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进路,统计学的分析以及一些针对问题的个案的研究。正如波斯纳自己说的“要证明可以系统的并且是富有成果的研究公共知识分子”。波斯纳力求从总体上把握当代社会公共知识分子这种现象。所谓总体,这里有空间的意味,涉及到各个专业学科领域,也有时间的意味——此书的副标题是《衰落研究》,而衰落意味着过程和时间。
  波斯纳的基本假说和思路实际来自社会学家韦伯的专业化的概念,韦伯认为限定于专门化的工作,放弃那种浮士德的世界,这是现代世界中任何有价值的工作的一个前提条件。当然,这种思想也是经济学强调社会分工的基本思想,社会分工带来的比较优势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包括思想。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