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继往开来的事业——我系中青年后备力量培养工作稳定开展

继往开来的事业——我系中青年后备力量培养工作稳定开展


永庆


【全文】
  1996年10月我系新一届行政领导班子产生,四位正副系主任平均年龄不到45岁,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系中青年后备力量培养工作几年稳定实施的成效。
 
  历史上由于"文革"后遗影响、出国热潮及市场经济的冲击,教育学术领域出现梯队断层现象。我系在忧患与危机面前主动克服困难,调动多方资源,大力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到1996年底,我系共有45岁以下青年教员47人,具有副职以上职称中青年人才30多人。他们已成为我系学术、教学、管理任务的重要承担者。
 
   @扶持战略:调动多方资?p class='zhang' align=center>#


 
  1995年,"百千万人才工程"启动,这项旨在"为下世纪培养杰出学者"的工程自然成为学界及教育界的大事。我系已先后推出5名中青年骨干入选。在每人3万元资助下,一批重点科研项目在几位中青年学者头脑中构思成形。41岁的系主任吴志攀教授总结认为:对中青年学术力量的扶持要靠四方面,一是国家教委等各部委,二是学校,三是北京市政府,四是系里内部推动。几年来我系已经推出多名优秀中青年学者入选"百人工程"、"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等重大学术扶持项目。同时与校外系友等社会资源保持长期联系,为社会扶持中青年发展搭桥铺路。1995年系友袁曙宏律师决定每年出资5万元用于系内中青年教员培养便是成功一例。
 
  大胆任用锻炼中青年也是扶持战略的内容之一。几年来我系中青年学者承担重大理论课题数量一直名列北大文科院系之首。中青年也承担了教学任务中的大部分,并以其观点新颖,讲述精到受到好评。几年来系里还创造多种机会让中青年学者在学术活动,出国交流中锻炼能力。据统计,在"八五"期间我系共有16位中青年学者的22部科研成果获得市校级的各类奖励,充分显示了后备力量的学术实力。
 
   @宽松与竞争:营造内部环?p class='zhang' align=center>#


 
  1994年《法制日报》专题介绍了我系两位学有所成的中青年学者,社会反响良好。这一举措正是我系对学者给予精神鼓励的措施之一。我系几年来一直提倡行政为教学、科研乃至学者的生活服务,同时发挥北大特点,注意营造一个畅所欲言、保护学术性格的学术环境,在精神层面调动中青年的积极性。
 
  目前竞争带动发展已渐成为全系尤其是中青年学者的共识。前系主任魏振瀛强调:"竞争能够在中青年中激发出更大的动力,我们应坚持成绩与待遇挂钩。"为此我系进行了初步的制度建设,包括每年进行论文著作评奖,获奖者将得到几千到万元奖金。职称评定采取"下不保底"政策,促使中青年在全校领域展示实力。几年来我系已有3人破格提升正副教授,竞争激发了优秀骨干脱颖而出。


第 [1] 页 共[2]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