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D WORK——勤
陈志海(文)苏合成(译)
【全文】
编者按:在香港大学法律学院三十周年庆祝刊物上,陈志海律师发表了下面这篇题为"HARD WORK"的文章。作为香港的一位资深大律师,陈先生以自己的经历与感受激励法律系学生勤勉学习,言辞恳切,语重心长。香港的系友苏合成律师将这篇原为英文的文章译成了中文,并把它推荐给《北大法律人》,与北大法学院的同学共勉。
我是与其他五十多位青少年在1974年暑假后进入香港大学法律系的。当时的法律系是附属于社会科学及法律学院而亦只有五年之历史。我记得在一个迎新讲座中,当时的法律系系主任Mr.Dafydd Evans先叫我们望向身边左右两旁,然后对我们说根据以往的统计我们每三位同学中便有一位在明年不会再出现。我后来发觉Mr.Dafydd Evans所说的属是真话。为恐怕要留级或开除学籍,我们所有同学都十分勤力读书,真的是十分勤力。我虽然一方面要花很多时间在不同的夜校兼任老师(可惜不是因为兴趣而是基于需要)而另一方面又要约会女友(不是不同的女友只是同一个),但我仍然像其他同学一样出席所有的讲课及小组讨论,从没有缺课。我仍然记得在当时的法律系图书馆是没法子找到空位来温习或找到所需的读本。我只好利用星期六的早上去到最高法院的图书馆来温习。
我没法清楚记忆当时有否听闻任何对我们法律系学生水准的批评。其实,当时的法律系也只是像一初生婴孩。但是,我们所有法律系学生为法律系感到光荣而亦因为自己是法律系学生而觉得自豪。我绝对相信我们是值得自豪的。我们的毕业生可在英国的公开考试中取得卓越的成绩。你们也许不知道现任大律师公会会长汤家骅资深大律师是在1972年毕业并获颁一级荣誉,而他在接着的英国大律师公开考试中亦获得一级荣誉。
从70年代至今,当中经历无数变化。世界逐渐缩小了但相对地竞争却变得全球化。我们的毕业生是要跟其他来自不同地方的优秀法律学院学生竞争,包括哈佛、斯坦福、牛津、剑桥、北大及清华大学等院校的学生。我们的毕业生有这种竞争能力吗?
要评定一所法律学院是否一所世界级的法律学院,我们不能单靠是否有其中一部分学生能够在别的地方考试中考取优秀成绩。要排名于优秀学院当中,我们的学生的平均水准要与其他世界公认的优秀学院学生的平均水准看齐。从这个角度看,我担心我们的学生是稍为逊色了。以我个人接触我们学生的经验来说,他们当中有不少数是表现得毫无自发性及学业成绩甚差的。我只希望他们只是一小撮成绩较差的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