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铁崖先生与国际法***原载《中外法学》1998年第1期。**
李红云
【全文】
国际法,这门产生于十七世纪欧洲国家之间的法律,直至十九世纪中叶才开始传入中国。然而,国际法在中国的实际适用十分有限,它的传入也没有使中国摆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命运。当时的许多有识之士已从严酷的现实中悟出了国际法在实行中虚伪的一面,又同时认识到学习国际法的必要性。
1930年,一位正在上海复旦大学学习的十七岁的大学生对国际法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之后,他的一生就与国际法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就是我国著名国际法学家,北京大学教授——王铁崖。按照老北大的传统,王铁崖教授一直被大家尊称为“王先生”。
王先生于1913年7月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他的父亲王寿昌,曾就学于马尾学校,毕业后赴法国留学,1892年学成回国。王寿昌回国之后,向友人,也就是后来成为著名翻译家的林纾谈起法国小说,他盛赞法国小说的优美和新奇。林纾为王寿昌所言打动,并在他的合作下翻译出版了小仲马的《巴黎茶花女遗事》。这部书的出版被称为是中国近代翻译界的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它向封闭落后的旧中国开启了一个全新而丰富的世界。此后,王寿昌还为林纾的翻译作过一些口译,但因体弱多病,没有能够留下更多的著作。
有这样一位受过西洋教育的父亲,王先生在幼年所受的家庭教育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是罕见的。他的家庭既守旧,又开明。父亲在家中设私塾,教孩子们读四书五经;稍大一些后,又让他们学洋文,准备日后送他们出国留学。
王先生十三岁那年,父亲去世。在母亲的帮助下,王先生考入上海复旦大学。从此他便离开了家乡,那年,他只有十六岁。
受父亲的影响,王先生先入西语系,后改入政治系学习。在政治系,他开始接触到国际法。1931年,恰逢清华大学政治系在复旦招收三年级转学生,经过努力他被录取,从此便踏上北方的土地。
置身于大师云集、精英荟萃的水木清华,王先生如饥似渴地学习。聪颖的天赋、好学的精神使他在学识上大有长进。在大学期间,他的论文就开始在《清华周刊》等刊物上发表。1933年他大学毕业后,因成绩优异而自动升入研究院,专门攻读国际法。1936年,他的硕士论文“租借地问题”完成并通过答辩取得硕士学位。
1936年,王先生通过中美庚款留学考试,在国内进修一年后,赴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继续攻读国际法。他的导师就是著名的英国国际法学者劳特派特教授。在国外学习期间,王先生努力提高专题研究能力,并撰写了若干论文。1939年夏,他去德国柏林访问。在那里,世界大战一触即发的气氛使他决心返国。同年8月, 终於历尽艰辛回到了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