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切措施必须紧扣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
从国库券的发行起算,我国证券市场已有近20年的历史。但就其发展状况来看,还是一个非常不成熟的证券市场。
1、股份制度公司不发达,上市公司良莠不齐,证券市场总市值相对较小。
上市公司选择的政策导向国有企业,公司股票及债券的发行每年由政府额度总量控制及行政分配,许多优秀的、具有成长性的企业没有发行股票的机会或不能及时足量发行证券,而一些并不具有良好成长性和前景的夕阳企业,甚至不合格企业却在争到额度后实现了上市。为了争取额度,不重转换机制和提高效益,过度包装,出据虚假报告,欺骗审批机构和投资者,上市当成了“圈钱”游戏。一些地方政府甚至把上市当成解决当地一些困难企业资金问题的场所,致使上市公司良莠混杂,使整个上市公司信誉受到了影响,证券市场投机盛行,真正的长期投资者除法定不能流通的国有股、法人股外,数量很少。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企业决策和运营非市场化倾向比比皆是,许多企业披露信息严重失真,伪造业绩普遍存在。1997年度年报中,净资产收益率在10%-11%的公司达108家,占当年上市公司总体的14.5%,在对关联交易和关联信息的披露方面,仅有0.88%的公司真正做了详细披露,1998年产生巨额亏损的公司就有70多家 。而且由于股市涵盖的企业总体实力在国民经济中只占很少的份额 ,上市企业规模偏小,对国民经济没有重要影响,股市上违法违规现象和投机严重,使股市涨落不能反映企业的实绩,因此不能起到优化资源配置和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晴雨表”的功能,国家也难以通过股票市场对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实施有效的调控。
2、证券结构、股票划分及流通上存在重大问题。
我国金融融资结构本身就严重失衡,1998年金融机构贷款间接融资占总融资额的82.6%,直接融资只占17.4%,而其中股票融资只有6%,债券占1.1%,另外10.3%是通过商业汇票进行的 ;居民金融资产的65%以上是银行存款;到期998年11月30日止,债券、基金、股票的累计发行分别占市场总发行的2.7%、5.2%、92.1%,市场价总值占整个市场的比例分别为0.41%、0.87%、98.72% ,在美国债券占市价总值的2/3 。同时,由于历史和意识形态的作用,我国目前股票除A、B股之类分外,A股有国家股、法人股和公众股之分,公股比重过大,加之国有股、法人股的转配股不能上市流通,成了一种“四不象” ,1996年末沪、深两市区30家上市公司219亿股本中,国家股占53%,到1998年底,我国证券市场中的非流通股股本已占总额的77.8%,国家股占非流通股的50.8% ,公股流通的限制,使有限的证券数量更加有限,如1997年A股流通的市值仅占GDP的6.12%,相当于总市值的1/4。使证券市场有效发挥其社会经济功能的产权主体多元化与股份凭证高度可流动性前提条件远远不能达到。
3、投资主体结构失衡,违纪违规严重。
我国证券市场上的公众股主要是散户投资,少量的机构投资也没有严格规范的操作,而在英、美等发达证券市场上,机构投资比例都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如美国1994年底股市市价总值约45000亿美元,基金总资产达20000亿美元,基金种类多达6300多种,是市价总值的45%,机构投资者持有50%以上的股票,完成纽约交易所3/4的交易额,在场外市场、债券市场,特别是新金融产品市场中,机构投资者占据着绝对主导的地位;日本总市值35000亿美元,基金总额达2450亿美元,基金种类多达1250种,高达70% 。而我国到1998年底,投资基金仅200亿人民币,仅占A股市值的1%,与我国几千亿元的散户资金相比也是微不足道的 。加之我国上市公司数量有限、整体质量不高,使投资者的选择机会极为有限,导致大量的投资者不以中长期投资为目标,而是以短期投机为主。这种状况使中国证券市场投机气氛很为浓厚,违法违规行为大量发生,做庄、炒作、操纵股价已成为股市获取暴利的公开“秘密”。同时,上市公司违法违规大量发生,并成上升趋势。例,1996年,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的违法违规案件达100多起,是1992年至1995年的5倍以上。进入1999年以来,查处的违法违规案件与日俱增,东方锅炉、大庆联谊、蓝田股份欺诈骗取上市资格;飞龙实业、中国高科、ST金帝、棱光实业年报中虚假陈述;ST琼华侨拒绝披露息露;成都联谊违规操作配股;北海银河故意拖延重大信息披露;中国轻骑、宁波华联、北大车行内幕交易非法获利等 。配股人见人怕,大股东圈钱,重配股不重效率,实配率越来越底,1999年实配率仅为46.44%,在130家实施配股的上市公司中,只有13家配股数量募足,最低实配率为6%。这些众多的违法违规事件,只是冰山之一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