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我们的科学研究有一个立场、观点要认识,即我国现在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学术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很多西方的理论适用于他们的环境,但是不一定适用于中国。在经济学界提出全球化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中国还有自己的衣食住行问题,这些问题必须靠我们自己解决。在进行WTO谈判时,这一点也是作为我们国家的基本立场、政策来坚持的。
第二点就是要加强交流和加强讨论,法学院的传统是每年五四的时候要找一间大教室,由老师们举行讨论会。法律本身是一门学科,而这门学科本身又由很多部门法组成。我们由于多年的研究,过于钻研某个部门法,这种情况在以后的发展中应该得到改变,要加强各部门法之间的沟通,还要加强法学和其他学科如政治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学的沟通。我们有的教授已经采用其他学科的方法对某些问题进行了探索,这就是个非常好的开始。法学在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方面恐怕是更重要的。如在信息科学、生物科学领域的发展都会影响法学的发展,会提供很多新的领域供我们突破。
第三点是科研成果的转化和转化方法的探索。我们可喜的看到,法学院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中,继承了原有的优良的传统,更加重视对社会的服务。比如我们对司法制度和司法实践的研究,对法官和检察官的很多宣传。我们的法理学研究为制度设计提供了很多关键性的决策。民商法和经济法也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了各种方面的咨询和帮助。刑法学更是直接参与了司法实践,如陈兴良教授和梁根林都曾担任了兼职检察长。而北大法律信息网更是通过高科技的手段,把我们全院的学术讨论和学术信息发布到全国和全世界。这种情况使得法学院不再只是我们自己的事情,而是全部关心法学院,关心法律事业的人们的事情。
北京市海淀区李进山区长、朱尚路书记多次提到我们北大法学院对他们制定《中关村改革开发措施》提供的法律上的帮助,还有很多检察院、人大立法机关、最高法院都非常感谢我们的帮助。这都是成果转化的方式。我们还要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方式,我们不满足于既有的这些方式,我们不满足于将自己的成果仅仅是发表成论文,我们要追求铅字后面的社会效应。我们以后要有更多的这种互相交流的研讨会。在此还要向为筹备这次会议付出辛苦努力的老师们表示忠心的感谢。
主持人:感谢吴教授的发言。吴教授的发言主要强调了三个方面:
第一,如何创新的问题,尤其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如何提出法律上的对策。
第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对法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第三,强调科研成果的转化,尤其是如何实现我们的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