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世无英雄,戏子代之

  能在媒体上成为英雄的知识分子,大多是已有相当成就或有一定地位的。在没有进入媒体之前,可以说他们是“潜在的英雄”。但潜在的英雄要成为实在的英雄,需要“英雄的累积效应”。这一点,如上述,媒体是可以完成的。不过,对于知识分子,如果“英雄的累积效应”需要自己在媒体上通过“表演”才能完成,则⑴因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他处,让他成为“潜在的英雄”的成就难以进一步拓展;⑵作为自己的“表演”的编导(或之一,还可能有其他的编导,如节目制作人),他会以自己作为“潜在的英雄”为素材,进行编撰加工;⑶作为自己的“表演”的演员,他实是在模仿他自己作为“潜在的英雄”。⑵⑶是可以合在一起的,即编中有演,演中有编。
  在此并不是说,作为媒体英雄的知识分子一定想在媒体上把自己打扮成英雄,或把自己作为英雄推出。他们可能是想要在媒体上老打老实地做些实事(我相信他们多半是这样的)。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媒体英雄,正如这也并不妨碍戏子成为媒体英雄一样。不同的是:戏子是在模仿或创造他人(剧中人物),成为媒体英雄的过程意味着自己专业的发展;知识分子成为媒体英雄是在模仿或创造他们自己,因而反过来意味着自己专业的停滞不前。
  将知识分子与戏子相比,看似滑稽,其实不然。刘宗迪在《刘姥姥、俳优与知识分子》,(《读书》2000年第6期)一文中,分析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历史出身是俳优(演滑稽剧的戏子);虽然在后来的历史中,道统知识分子经世济民的话语成为主流,但知识分子如俳优一样提供娱乐服务的职能仍在民间大量保存。有一次和刘宗迪闲谈,宗迪兄说:知识分子的职能在于提供娱乐服务也是现代世界发展的趋势,这从游戏软件工程师越来越吃香即可看出。(这种半开玩笑式的论述倒反映了一个知识分子思想和行为的统一;只可惜刘宗迪这辈子不能指望成为媒体英雄了,因为他像韩非一样口吃。)如果刘宗迪的分析是对的,则知识分子在媒体上成为英雄实是继承了知识分子的远古传统,并符合当今发展的趋势。因为大凡坐在电视机前的人,都是想要找一点乐子,而不是等着别人来教育、启蒙自己;随时都要逮着机会教育、启蒙他人的知识分子是面目可憎的。
  应该说明的是,西方知识分子的出身是教士。(雅克•勒戈夫:《中世纪的知识分子》,张弘等译,商务印书馆96年版。)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概念是西方的与中国古代道统的的综合。不过,如果民众需要英雄和个人想要成为英雄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的话,则媒体英雄的出现因其最经济、最具效率且具有面对面的冲击力就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个人的其他努力及成就倒像是在为此做准备似的。近读苏力《当,还是不当,这是一个问题——波斯纳,<公共知识分子>代译序》,文中谈到波斯纳分析了知识分子的衰落,其实这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东西方知识分子无非是要回到俳优的传统(一定得把它视为是人类的)而已。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